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心玥 通讯员 黄家龙
“起飞!”近日,山东威海市临港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的森林灭火演练中,消防员路承嘏熟练操控无人机升空,机身下方的支架上,一部手机正实时传输画面。随着无人机抵达模拟火点上空,路承嘏通过远程操控打开奥维地图,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火点的经纬度。“北纬37°28′,东经122°15′。”他手指轻点,将着火点坐标等数据打包生成标签,通过奥维互动地图共享功能一键发送。
![]()
“收到!东区队伍沿山脊线推进,西区队伍阻断火势蔓延通道!”不到10秒,地面作战指挥部内,指挥员高源的手机就收到了数据,他当即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以前靠对讲机报位置,要么说‘在山顶东侧’,要么说‘靠近大树的地方’,误差能有几十米。”高源感慨道,“现在有了精准坐标和实时数据,指挥决策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上次演练比以往缩短了近40分钟处置时间,参战队伍也不用再盲目搜索,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森林火灾扑救,每一秒都关乎生命与生态安全。火点在哪?燃烧范围有多大?火势往哪蔓延?这些关键信息的精准获取与快速传递,一度是困扰山东威海临港区消防救援大队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无人机载手机+奥维地图”新技术模式的落地,这一难题被成功破解,为森林灭火作战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以前进山扑火,最怕的就是‘找不着北’。”临港区森林消防中队中队长高源站在训练场上,指着远处的山林回忆,“去年有次山林火情,浓烟把山头都裹住了,3名消防员徒步侦察了半个多小时,才勉强确定火点大致位置,等队伍部署到位,火线已经扩到了200多米,既费人力又担风险。”火点精确定位难、信息传递滞后,一直是制约森林灭火效率的关键瓶颈,也成了大队上下一心要攻克的“硬骨头”。
![]()
年初,该大队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将“无人机精准定位火点”作为重点攻关课题。“一开始我们试过给无人机装专业定位设备,但成本太高,而且操作复杂,不适合一线快速响应。”专班成员、消防员张磊是技术攻关的核心力量,他笑着说,“有天训练间隙,我盯着手机里的奥维地图突然想到,这软件能记录轨迹、精准标绘,要是能让无人机带着手机飞,不就能实时定位了?”
无人机能实现实时画面传输,但是无法有更加详细的信息。而在手机端研发使用的奥维互动地图,上面具有附近水源、灭火救援预案路线等信息,更重要的是,消防员从手机登录上奥维互动地图,还可以在上面显示实时定位。无人机携带手机,相当于变成了一名具有快速移动搜索功能的“消防员”,所有登录平台的消防员也都能看到无人机的实时定位,了解距离着火点的距离和最近水源的情况,快速确定救援路线。
![]()
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想要实现却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第一次测试,我们用塑料支架固定手机,无人机刚飞100米高,支架就被气流吹得晃个不停,手机差点掉下来”。张磊坦言,专班成员没少“碰钉子”,“支架材料换了3种——从塑料到铝合金,再到轻便耐用的碳纤维;固定方式改了8次,最后用防滑垫加卡扣,才让手机在高空飞行中稳如磐石”。
不仅如此,为实现“远程操控手机”,队员们还反复调试App权限、信号传输距离,经过20多轮野外测试,终于摸索出“无人机载手机+奥维地图”的全新作战模式。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在临港区多次森林火情处置中实战应用,火点定位误差控制在5米以内,信息传递时间从原来的20多分钟缩短至1分钟内。
如今,在威海临港区的山林间,无人机成了森林灭火的“空中侦察兵”,手机成了“数据传声筒”。这项接地气的技术革新,不仅为消防指战员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更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着这些绿水青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