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型无人机悄然闯入核设施 250 米警戒圈,传统防御往往因响应滞后陷入被动。但现在,西安知语云 2000W 高能激光反制系统正改写规则 —— 它以 “300 米精准跟瞄 + 250 米瞬毁打击” 的硬核性能,筑起低空防御的 “最后一道防线”。
多传感器协同,目标再小也插翅难飞
这套系统:高性能雷达构建 360 度扫描网,哪怕微型目标也能精准捕获;光电转台集成红外与可见光模块,靠深度学习算法区分多类目标,识别准确率达 99.3%,0.5 平方厘米的物体都藏不住。300 米内轨迹预测误差仅 0.3 厘米,误报率低于 0.01%,相当于给激光束装了 “导航”。
2000W 激光出鞘,瞬间熔毁无人机要害
核心的激光模块藏着 “绝杀技”:独创算法让数千摄氏度的高能焦点直击要害 —— 烧穿碳纤维蒙皮只需几秒,熔毁铝合金部件转瞬完成,瞄准电池组更能引发热失控。哪怕遇到雨雾干扰,自适应光束控制技术也能实时补偿,复杂天气下毁伤成功率仍达 99.8%。
响应 + 零损伤,敏感区域的 “安全首选”
最贴心的是它的 “智能大脑”:民用 “黑飞” 先低功率干扰返航,侦察目标用中功率致盲,高威胁目标才启动高能打击。某核设施部署后,单批次集群拦截率达 95%,响应仅 几秒。更关键的是,单次拦截成本仅为导弹的 1%,还没有碎片飞溅的附带损伤,机场、核电站等敏感区域用着超放心。
从高原严寒到海岛湿热,IP67 防护和 - 40℃至 65℃宽温适应能力让它全天候待命。这道 “光盾”,正让低空安全从被动防御变成主动掌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