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10月14日,在河北省顺平县东下叔村,巨大的塔式烘干机正在对收获的湿玉米粒进行烘干,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金黄的玉米粒在机器内部均匀地流动,完成加热、通风、脱水等工序。“今年入秋雨水多,抢收回来的玉米得赶紧烘干。”东下叔村党支部书记郑和平站在烘干塔前说。
顺平县东下叔村耕地面积达7000亩,2023年,东下叔村党支部以“领办”为核心、以“共赢”为目标,成立盛泽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模式创新、产业升级,让昔日分散的农田成为“致富田”。
据了解,东下叔村合作社与顺平县锦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推行种粮“全托管”精细化经营模式,通过集中采购生产资料降低成本,以标准化种植提升作物品质,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去年村集体实现增收约20万元。
作为顺平县8000多亩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壤的核心区域,东下叔村牢牢抓住“富硒”这一优势资源,引入中国农大团队建立博士农场,运用纳米硒技术实现小麦、玉米绿色防控,使作物亩产提升80—100斤,售价提高近40%。同时创新“富硒+”产业模式,开发出富硒小米、富硒玉米糁、富硒面粉、富硒挂面等高附加值产品,让“富硒粮”变成“致富粮”。
近年来,顺平县通过“党建引领”大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立足苹果、鲜桃、草莓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党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产业振兴新局面。(吴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