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轻正当多穷游

0
分享至


年轻正当多穷游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收获了24.32亿人次大流动的同期历史新高数据,相当于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踏上了旅途。其中旅游人群为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081.89亿元。

数据很亮眼,但我们要注意到三个情况:

第一,今年假期有8天,去年为7天,增加的数据相当于多出来的这一天供应的数据。如果按平均数一除,再乘以7,数据基本没增加;

第二,旅游人口是出来了,但钱依然没有带出来。整体旅游消费呈现“量增价减”特征,人均日消费仅为113.88元,较去年同期还下降12.98%。

据笔者对湖州莫干山、常州溧阳、武汉等地小范围民宿、文旅调查,今年黄金周入住率或接待量较去年变化不大,一些比较头部的民宿、乡村酒店,基本可以做到90%以上的入住率,但与平常周末相较并未涨价,而相较去年同期基本都降低了10%以上,以价换量特征明显。

其差别在于,一些民宿、乡村酒店发力周边咖啡、餐饮、亲子活动等业务,才能维持总收入盘子稳定。

第三,95后人群正式成为出游主力。飞猪《2025国庆中秋假期出游快报》显示,95后游客预订人次占比居首,且05后独立旅行趋势显著。

随着95后年轻群体占据主力,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抠门玩法”一再成为新闻。譬如租帐篷以取代住酒店,买不起iphone17就租着出去玩几天,比如尽量避免收费景区,而餐饮方面,许多地方机关食堂10~20元的机关餐,还成为热门打卡点,社交平台各种省钱攻略亦层出不穷。

如此也产生一些争议,如“穷鬼经济”的贬低式叫法,“免费营地人满为患”“超过20块的景点,全都是资本的收割陷阱”“客人白嫖酒店行李寄存”之类的打时间差临时取消订单行为,等等,引发本地旅游从业者乃至居民的不满,以及许多网络争议。

这些,与过去几十年来,穷不出门,“穷家富路”的主流价值观和舆论产生冲突。但要我还是得说一句:年轻人永远是正确的。

穷游岁月

笔者年轻时,就经常出去做背包客,工作一段时间,攒了些钱就出去走一段时间。国外去得少一些,但国内各省(台湾省外)已基本走遍。

当然,年轻时都穷。比如,我曾经从青海入西藏再出四川,行程2个月,花费5000多元;后来一个半月走遍南北疆,也差不多这个数;其他,内蒙古、云南等地,个把月,花费都不会超过5000元。

算下来,每天平均消费100元左右,要包含路费、吃饭、住宿,以及偶尔心血来潮“下馆子”、买纪念品之类的一些“高消费”,常规来说也是“穷游到家”了。但事实上,我的旅途质量并不低。而真正穷游过的人也都知道,只要上了路,并不真的需要那么多钱。

比如,2011年骑行青海湖,当时最高的消费是每天40元的租车钱(当路费),饿了啃几块钱的压缩饼干,晚了住路边的二三十块钱的,大通铺牧民帐篷、小旅馆,路过县城加个餐,每天花费也不超过100元;

比如,后来在西藏山南青朴修行山,住山腰尼姑庵的几天,15元一个床位的住宿费,跟着尼姑们7至10元一餐的伙食费,你会发现,每天四五十元就可以很“潇洒”。山中并没有消费,甚至有钱也没地方花;


| 晚课后散去的尼姑们

又比如,后来走川藏,我选择一路搭车省路费。后来碰见一北京来的年轻人,他从北京出发,花了一个多月才进藏,全程只花了1000多,把我都惊呆了。问下来,他只有吃饭的支出。其中,路费全靠搭车,在加油站、高速休息站、小饭馆,看见货车司机就过去搭讪,发根烟,问是不是顺路、能不能同行。货车司机一般1-2个人,路上无聊,只要顺路,一般都愿意搭他一程。他困了就在车上打盹,实在不行自己还背了个帐篷,连住宿费也省了。就这样,他一分钱路费、住宿费没花,有一搭没一搭地,就到了西藏……


| 搭“砖机”的日子

旅行真的跟钱有关系吗?有,也没有。有钱有有钱的潇洒,没钱有没钱的乐趣。也碰到一些根本就没钱的年轻人,一路在青旅做义工或附近打工,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玩得差不多了,又攒了点钱,就去下一个地方。我看他们的眼神,干干净净,大大方方,随遇而安,罕有忧虑。跟我后来见过的,绝大多数城市中产、有钱人的眼神,完全不一样。

人呀,怎么活,都是一辈子。想好了,去生活,安下心,就是幸,即是福。

穷游的收获

我们不想富游吗?当然不是。只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正儿八经做事的,有几个能真有钱?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收获一个丰富立体、接地气、充满体验的旅途。至今,我还有许多路上遇见过的朋友,包括曾入住过的牧民人家或寻常人家。

他们,没有向我进门就献哈达、端上烤全羊、载歌载舞的尊贵的“游客体验”。反而在那些冷寂的草原夜晚,没有电也没有手机信号的低声攀谈中,在那些一起啃着奶馒头、喝着奶茶的日常三餐中,在那些带我去附近的马场、亲戚家串门,或者百无聊赖骑摩托去县城耍的路上,在那些去寺庙转经、布施的喃喃中,向我展示着他们真实的生活、习俗、喜怒哀乐。

这是真正的“行万里路”。


| 尼木高原,当一天的孩子王

当然,多年来我也很多次去“旅游”过,或公或私,或团建或招待,或三五好友或独行。老实说,那些轻松、不必穷于计算,同时也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舒舒服服的旅游,并没有太多记忆点,喜欢写游记的我,也很少去记录它们。反而那些年轻时穷游的日子,路上的人和事始终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他们,反过来也成了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部分。没有那些在中国大地上的游走,就不会有后来我写作的《大地上的中国》。

贴近地面,才能看见更多的真实。看见并理解到更多的真实,才能构建出真实的自己。

鼓励年轻

穷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掩盖贫穷,还将贫与愚、弱、私连在一起,不断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更以物质为圭臬,以穷为耻,沉默的大多数,甚至大有“穷就是罪”的逻辑。当然,这是物质不充分时代的必然逻辑。就算我,十多年在穷游路上,也不想被人说“抠门”,该打肿脸充充胖子的时候,也得下手打两巴掌。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数代人从流血牺牲,到自我压榨、白手创业,到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再到科技发展、资本盈余、新质创新,以及集中的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今天,我们已基本消灭了绝对贫困。

另一面,则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今天的年轻人,大可不必再按工业时代那样,要赚钱必须去市场指定地点集中(主要是城市、大城市)。今天,他们抱一个笔记本,拿一个手机,去“旅居”、去“穷游”、去下乡、去做数字游民、去自由流动,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生产力。我们要看到,时代发展终究是要不断解放人的。

反之,则是社会发展固化,快速跃升机会的相对缺失,今天的年轻人,很难像过去几代人一样,靠努力、机会或运气,在年轻阶段就能快速拉开差距。同一个阶层的年轻人,再怎么折腾,短期也很难有本质差别。如此,好的一面是,同一个阶层内,人与人的多种鸿沟,其实在拉平。接下来我们要去拉平的,是阶层的鸿沟,是共同富裕的践行,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构!

此外,加上年轻一代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的相对认同,今天中国的年轻一代,有了基本的物质底线,有了充分的底气、自信,有了相当的认知和向内求的意愿,并告别了以往中国人盲目物质攀比的自卑心态,对省钱、“抠门”、穷游、穷鬼等“敏感词”不再敏感,反而大大方方拿出来讨论、交流、分享,这是时代发展的巨大进步。

而中国的年轻人,不是穷游太多,而是穷游太少。放诸西方发达国家,乃至我去过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学生时代各种有组织的远行、社会体验、毕业旅行,都是必修课。孩子成人后,远走异国做志愿者,做社会工作的,亦大有人在。唯独我们,谁都不想担风险,就剩下低年级近郊的春游、秋游。

毕业后,我们的年轻人一进社会就忙着上班赚钱,对社会根本就缺乏全面的了解、认知,加之经济和社会压力、内卷的不断加剧,在自己狭小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视野日益狭隘、固化、盲目、偏激,建立三观全靠网络二手信息。如此,离真正的公民社会、公平社会,只会越来越远。


| 渡人渡己,才能共同前行

此时,年轻人乃至大学阶段的穷游经历,就显得更加重要。

对我来说,我就觉得网上穷游族们的交流和分享很有趣,更值得支持、鼓励。年轻人们的开放,“非暴力不合作”式样的躺平反抗,与再穷也要去游的“折腾”,正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源动力——而不是像日本、韩国社会一样,只有对顺从的推崇,对反抗和人性的压抑,“老年人永远正确,年轻人永远没有希望”。

经济发展和社会阶层自我固化特征下,发展机遇的下行与经济压力的提升之间,藏着一代年轻人“躺平”“宅”“丧”下的无奈。好在,这些种种“无奈”并没有阻碍他们去追寻、去发现、去穷游、去苦中作乐,反而大大方方去交流、去分享、去“生活创新”,这,既是一代年轻人的可贵,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

年轻人的穷游潮流,暗含着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希望。

我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他们更多理解、支持,甚至力所能及地多开点绿灯——比如铁道系统,能不能给学生证每年再多几次打折的机会?

我还希望,我们的社会会是青年友好型、发展型社会,而非青年工具化以及早早固化的社会……

No.6581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刘子1984

简介: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乡建者小会”发起人 。 新书《归乡村记》、《大地上的中国》努力销售中 。 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秦朔


秦圈十周年推出「读者群」, 定期抽奖送我们所推荐的书籍, 欢迎加入!

如果群满了请联系微信duanyu_H或tougao999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霹雳炮
2025-11-05 21:13:41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42:39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

界面新闻
2025-11-05 17:24:55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4 19:55:24
英媒爆猛料!中国用ASML“落后”光刻机造出先进芯片,美方拦不住

英媒爆猛料!中国用ASML“落后”光刻机造出先进芯片,美方拦不住

金错刀
2025-11-05 12:08:15
刚一发布,瞬间暴涨200%!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刚一发布,瞬间暴涨200%!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11-05 16:45:24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界面新闻
2025-11-05 13:44:22
确认了!浙江新增一座机场

确认了!浙江新增一座机场

鲁中晨报
2025-11-05 20:51:04
雷霆126-107胜快船,8连胜!这一战我彻底看清6个现实:保罗老了

雷霆126-107胜快船,8连胜!这一战我彻底看清6个现实:保罗老了

毒舌NBA
2025-11-05 14:39:06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妙知
2025-11-05 15:19:50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麦杰逊
2025-11-05 12:52:35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携手出局?中超3队本轮亚冠全不胜+进淘汰区!包揽东亚区榜末3位

携手出局?中超3队本轮亚冠全不胜+进淘汰区!包揽东亚区榜末3位

我爱英超
2025-11-05 22:21:52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爆角追踪
2025-11-05 19:18:19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西贝迎来“闭店潮”,一切都结束了

西贝迎来“闭店潮”,一切都结束了

首席品牌观察
2025-11-05 15:58:18
炸锅了炸锅了!港圈突然爆出大新闻:谢霆锋居然通过法律协议

炸锅了炸锅了!港圈突然爆出大新闻:谢霆锋居然通过法律协议

小光侃娱乐
2025-11-05 10:55:03
国足新主帅出炉!名记:邵佳一确认当选,执教西海岸胜率36%

国足新主帅出炉!名记:邵佳一确认当选,执教西海岸胜率36%

奥拜尔
2025-11-05 17:03:23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2025-11-05 23:51:00
秦朔朋友圈 incentive-icons
秦朔朋友圈
著名财经观察家秦朔发起
6846文章数 281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立冬将至 秋韵未央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南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曝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