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网 旭辉距离重新“站起来”还有多远?
10月16日,正处于债务重组阶段的旭辉再发布一纸公告,公布境外债务重组的细节,包括拟发行41亿美元强制性可转换债券、推进股东贷款转股,并落地2.44亿股股份奖励计划。
具体来看,旭辉拟将根据特别授权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包括有关向茂福及RAIN-MOUNTAIN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的关连交易,根据特别授权发行股东贷款转换股份的关连交易,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并授出股份奖励。
根据最新境外债重组方案,在旭辉控股计划发行41亿美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中,本金额达到40.75亿美元,到期日为自基准日期起计4年,且不计息。此外,初始强制性可转换债券普通转换价为每股1.6港元。
旭辉控股还计划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并已向四名承授人授出合共2.44亿份股份,计划限额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同时,旭辉集团建议将法定股本增加至50亿港元,分为50亿股股份。
“此次重组交易的实施,旨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并提高财务灵活性。”据旭辉于公告中透露,上述计划将在2025年10月31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寻求批准。
仔细分析这份公告中的内容,旭辉打算用以股换债的方式来实行境外债务重组的运作:高达40.75亿美元的强制可转债期限4年且不计息,初始转股价1.6港元,茂福持有的6741.82万美元股东贷款转股价格则低至0.4港元。
根据旭辉所公布的信息,在重组生效日,其现有总额约8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将被注销。届时,公司将新发行总额约67亿美元的新工具,并支付约950万美元现金。在新票据中,约41亿美元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其余26亿美元则通过短、中、长期票据或贷款的形式进行留债。
具体来看,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初始普通转换价为每股1.6港元,较当前股价溢价7倍。转股机制包括自愿转换、分期强制转股以及触发式转股。
与此同时,观点新媒体注意到,旭辉为了加快债务重组进程,还选择以资抵债的方式,将间接控股的下属公司特定资产及对应收益权设立服务型信托,涉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四处资产,而其100元面值债券可置换的信托份额也从此前35元提高到40元,并取消了劣后级信托份额的设置,信托份额全部由投资人持有,未来相关资产升值产生的收益也将归投资人所有。
据了解,旭辉徐安泽纳入的资产包括北京国祥府、国祥雲著、广州光屿南方项目、上海长寿路旭辉里及企业大厦商办项目。
其中,北京国祥府为密云区低密住宅项目,占地6.5万平方米;广州光屿南方为白云区产城融合项目,总建面24万平方米;上海长寿路项目位于内环核心区,含写字楼和商业,占地7.2万平方米。
“距离旭辉控股真正站起来,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经过行业这一轮大调整,我们经历过从一个高峰到低谷,我们要二次创业。”
无论是债务重组方案落地、以股换债,还是以资抵债,旭辉今年以来的消债动作与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提出的“新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在他看来,旭辉未来需要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向铁狮门、黑石模式发展。
而想要完成改变的代价便是直面当前的经营困境,根据旭辉披露的2025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其营收收入约为122.81亿元,同比减少39.2%;股东权益应占亏损净额约为63.58亿元;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3.4%降至8.0%。不过,其有息负债也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4亿元。
另于10月13日,旭辉还公布了2025年9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其9月份合同销售金额为9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二分之一;1月至9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合130.6亿元,也较去年有所下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