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7 日,口径先落地:博主“数码闲聊站”称小米下一代数字旗舰(暂按“小米 18 系列”)将延续并升级 17 系列的背屏方案,多家媒体同步转述“会有新创意”。该信息属于爆料语境,尚未官宣。
![]()
先把可核的放清:背屏渊源可追溯至 2021 年小米 11 Ultra,官方常见问题页写明“小后屏”为 1.1 英寸彩色 AMOLED,126×294,60Hz 刷新 / 120Hz 采样,支持副屏预览与通知等;这一形态在 12 系列中断,至 2025 年 9 月小米 17 Pro / 17 Pro Max 以“妙享背屏”正式回归,官方物料与主流媒体已给出外观与功能演示。
![]()
爆料/未落锤部分归拢一处:18 系列预计延续背屏并带来“更多更新”,当前没有尺寸、亮度、刷新率与交互路径的具体技术细节;关于“背屏带动高配占比提升”的销量占比数据为媒体解读,需等待厂商披露或第三方机构报告。
![]()
对表与看点就三件事:其一,形态与可读——是否继续与相机岛一体化,背屏可视区是否扩大,阳光下可读与常亮功耗是否给出曲线与测试口径(亮度、ΔE、功耗/小时);其二,交互与生态——除时钟/预览/车控外,是否开放系统级卡片与第三方接口,把高频操作做成“抬手即用”的常用面板;其三,影像联动——背屏取景的对焦/防抖/HDR 流程是否优化,是否新增街拍/快拍类一键模式,把“副屏=更高命中率的自摄与 Vlog”落到样张与时序。
![]()
一句话:路径清晰——从 11 Ultra 奠基到 17 Pro/Max 回归,背屏已成家族设计语言;18 系列要把“创意”落锤在尺寸与功耗的硬指标、卡片生态的可用性、以及影像链路的实拍收益上,虽然18系列(暂定)离发布还早,但是该说不说,现在手机同质化严重,能出点不一样的,让用户也能多一种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