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孔子诞辰2576年祭祀典礼在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及孔子文化广场举行。祭祀典礼分为兴于诗、明于古、立于礼、成于乐、行于道五个章节。
余晓展摄
![]()
浙江省衢州市青年参加祭孔典礼。
余晓展摄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浙江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约83.5万人次,同比增长25.6%。沉浸式“儒风”文旅活动成为亮点,让游客深度体验古城魅力,从“看景”变“入景”,从“旁观”到“参与”。围绕宋韵文化、南孔儒学和地方传统,衢州古城在“双节”期间推出一系列沉浸式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9月28日,孔子诞辰2576年祭祀典礼在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及孔子文化广场举行。作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南孔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此次典礼实现山东曲阜、浙江衢州两地联动,以庄重仪式传承儒家文脉,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与此同时,为推进“南孔文化”省域文化标识建设,持续挖掘南孔文化的时代价值,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9月至10月间,南孔文化旅游季将陆续推出2025衢州儒学论坛、孔子诞辰2576年祭祀典礼等8大主题28项活动。系列活动将深度联动浙皖闽赣“联盟花园”跨省域旅游合作组织,推动四省边际文旅融合,进一步扩大南孔文化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人走进衢州、了解衢州、爱上衢州。
全民共祭彰显文化温度
古今对话赓续千载儒学
9月28日上午,参加祭祀典礼的各方嘉宾正衣冠、拾肃容,立于孔氏南宗家庙正门前,现场气氛庄重肃穆。乐生击鼓鸣号,象征一年365天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在鼓号声中,大成门缓缓开启,参祭人员依次步入庙内,在大成殿前的地毯上列队而站。
典礼遵循宋代释奠礼规制,64位礼生分列佾台与东西两庑,右手持“翟”、左手执“籥”,以传统“佾舞”再现千年礼俗,既表达对孔子的追思,也象征儒家思想的绵延传承。迎神、盥洗、奠帛、洗爵、献爵等仪程依次进行,随后参祭人员瞻仰圣像、行鞠躬礼。孔子第七十六世嫡长孙孔令立先生,从家庙银杏树摘取白果作为“圣果”,奉至孔子文化广场供奉于案,完成家祭向公祭的衔接。
今年主办方在孔子文化广场上还举行了以“当代人祭孔”为特色的公祭,并通过“礼启、献礼、颂礼”三大环节吸引众多群众参与其中,彰显了祭祀典礼承接古今、赓续文脉的价值和作用。
据了解,今年的祭祀典礼更加突出群众性,坚持“全民参与”理念。自纪念孔子诞辰2576年祭祀典礼群众代表招募活动启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热情参与、积极报名。通过海选、线上答题及相关资质审查等层层筛选,主办方最终筛选出20位群众代表参与。
群众代表顾启明来自山东省曲阜市,是河北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他感慨道:“祭祀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很荣幸能参与此次祭祀典礼。典礼庄严肃穆,将‘礼’贯穿在各个环节中,我们能感受到衢州对先圣的尊崇,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与孔子先师进行了一场对话。”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衢州祭孔大典,非常震撼。我感受到了衢州对儒学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传承。”香港浙联会副会长、香港浙联会妇委会主席杨琪说。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陈运财来自泰国,在他看来,衢州是一座很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孔子诞辰2576年祭祀典礼很好地推动了衢州南孔文化的传播,对全球华人华侨而言,也非常有意义,可以加深大家的文化认同感,也让更多人了解衢州。
多元展陈映古今
全民共赏文化宴
“南孔圣地 儒风浩荡——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遗址发掘展”“不止风雅——史绳祖的精神世界”两大展览是2025衢州南孔文化旅游季活动的一部分。尽管这两场展览已开展近两个月,展厅内仍挤满前来参观的市民与游客。
据介绍,从8月起,衢州市陆续推出6个重磅展览,从历史文物、文化脉络、古今对照等角度,展现、探寻南孔文化,为公众提供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南孔圣地 儒风浩荡——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遗址发掘展”通过“南孔叩墟:发掘的缘起与实践”“遗址揭秘:考古发现与礼制实证”以及“南孔精神:从遗址到文脉的传承”三个单元,聚焦和再现1998年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遗址的发掘工作。在这个展览中,参观者可以看到历次遗址发掘的历史照片,以及墙绘、瓦当、滴水、砖构件等出土建筑残片。
除了发掘过程,展览对南孔文化中礼制营构及其伦理象征、歇山重檐的等级表达等也进行了详细介绍。正如展览说明中所表达的,南孔精神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凝固在遗址砖瓦、碑刻、器物中的文明基因。当考古探铲叩开历史的封土,参观者从建筑基址、礼器遗存中触摸到的,是儒学南传进程中生生不息的精神脉动。
“不止风雅——史绳祖的精神世界”展览,则首次集中展出衢州地区出土的南宋史绳祖墓珍贵文物30余件,含国家一级文物7件。史绳祖师承南宋大儒魏了翁,曾入掌南宋朝廷军器监,虽以文翰立身,但多次抗击蒙古铁骑,治政素以“视民如伤、爱民如子”为训,晚年寓居衢州。通过展览,参观者可以一窥史绳祖作为南宋时期儒家士大夫的生平经历、内心世界,并感受南宋时代的芳华气韵。
此外,“丹青双璧·画以载道——两岸故宫珍藏书画复刻精品展”遴选并复刻展出了来自两岸故宫博物院的70余件书画精品,包括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南宋画家江参的《千里江山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绘画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
其中,南宋画家江参的《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卷长约8米,用水墨描绘江南景色,意境开阔,景物众多。主办方表示,江参笔下山水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与南孔文化倡导的“仁者乐山”境界一脉相承,画中展现的自然观照,是儒家“格物致知”思想的艺术表达。
位于衢州市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衢麓讲舍,近日人来人往,以“孔象”为主题的新影像艺术展在此展出,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参观欣赏。展览共设五个展厅,集中展示占有兵、周子杰、赵梦佳、陆颖、傅为新、陈浩、程新皓、陈晓峰等八位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呈现方式,展现他们眼中的衢州和世界,探寻南孔圣地衢州的今日风采。
诗礼弦歌祭先圣
浙派琴音传薪火
9月27日晚,“古城新市 诗礼弦歌”古琴音乐会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浸梦水亭门剧场举行。南孔圣地衢州是古琴浙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琴人辈出。他们在浙派古琴艺术创立、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极大作用,也为衢州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音乐会现场,古琴艺术家以“勾剔打摘”的精湛技法,诠释孔子“哀而不淫、乐而不伤”的音乐理念。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古琴教师、广陵派第13代传人江禾演奏的《佩兰》,是南宋浙派古琴的祖师爷毛敏仲(毛敏仲为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收录的两位衢州名人之一)的经典作品。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诗词作家林在勇向孔令立捐赠其作品,并在青年古琴演奏家孙昊鹏的琴音伴奏下,朗诵了诗作《孔子》。
音乐会在古琴演奏家章怡雯和徐海蓉的古琴与箫的《渔歌》合奏中落下帷幕。其中,章怡雯常年致力于衢州古琴艺术的推广与传播。
近年来,衢州多次在9月28日祭孔大典前夜,举办“琴祭孔子”主题琴会,通过古琴音乐缅怀孔子,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比如,2022年,“宋韵儒风·盛世弦歌”古琴音乐会在中国儒学馆举行,活动汇聚了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珍等众多名家,宋代专为孔子大成殿斫制的“清流戛玉”等名琴重磅亮相。2024年,“对话孔子·礼乐弦歌”古琴音乐会在孔府后花园举行。音乐会升级为中国文联指导、中国琴会等单位主办,曲艺相声演员李菁、影视表演艺术家秦焰等带来精彩演绎,明代衢州古琴宗师祝公望所制蕉叶琴、仲尼式古琴更首次“回衢奏响”,让浙派琴音与南孔文化深度交融。
■中国城市报记者 巩 静 通讯员 洪燕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