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果收复台湾省后,会派谁去当省长?对此毛主席早就已经有了人选

0
分享至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传来捷报,全岛解放。这场激战持续了近两个月,解放军以海上登陆作战的方式彻底拔掉了国民党在南方的一大据点。大家都以为,下一个目标就是台湾岛。那时候的军心很足,民间信心也高涨,觉得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其实早在更早的时候,1948年的寒冬,毛主席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台湾岛。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正打得激烈,平津战役箭在弦上。就在这战事焦灼的当口,毛主席已经开始筹划台湾的未来。他不仅盯着地图看怎么打,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打下来之后,谁来管?



这不是一个随意的问题。台湾当时的局势很复杂,有国民党残部,还有外国势力的干预,治理比打仗难得多。毛主席当时心中就有了一个人选——舒同,一个既能提笔写文章,又能带兵打仗的“笔枪双全”的干部。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凭什么让毛主席在众多将领中唯独选中他?难道一个书法家真的能当好台湾的“省长”吗?



舒同出生在江西东乡县,1905年11月25日,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家里没什么背景,靠几亩薄田糊口。但他从小聪明伶俐,5岁就开始练字,用竹笋皮当笔,染坊废水当墨,写在芭蕉叶上。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学习却没落下。

1926年,21岁的舒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从江西的一个基层干部做起,他当过支书、县委书记,还在白色恐怖下化装成教书先生,四处拉人入党。他不止是个宣传员,更是行动者。



1930年9月,舒同加入红军,担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之后几年,他一路升任红十一师秘书长、宣传部长,红一军团宣传部长。他在战壕边上组织士兵演戏、唱歌、写标语,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他的书法功底也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长征路上,舒同成了“马背上的书法家”。没有纸笔,他就用树枝在地上练字,有时候甚至骑在马上也不忘练手。这一幕被毛主席看到后,笑着说他是“马背上的书法家”。这个称号就从此传开了。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舒同的职务更进一步,担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他既管宣传,也抓统战,还负责除奸保密。1940年,他在百团大战期间负责后勤动员,保障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解放战争时期,舒同成为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和粟裕并肩作战。他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军,却是部队的“主心骨”。在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中,他一边动员士兵,一边搞策反,几次成功争取国民党高级将领起义。



1946年,他策反韩练成,1948年又劝降吴化文,后来还促成张克侠、何基沣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这些统战成果,为解放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年春天,毛主席在西柏坡主持会议时,特别在华东局的辖区中加上了“台湾”两字。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中央已将解放台湾提上日程。毛主席不仅规划了军事行动,还亲自圈定了治理台湾的人选。



台湾省委书记——舒同,副书记——刘格平。毛主席没有开会讨论,而是直接拍板定人选。他看中的不是舒同的书法,而是他身上那种既能“安民心”,又能“稳大局”的能力。

舒同有文化,能讲道理;有经验,能带队伍;有统战能力,能团结人。台湾岛上有大学、有宗教、有报社、有本地人和外来人混居的复杂社会结构,治理绝非易事。舒同这种“文武双全”的干部,正是毛主席心中最理想的人选。



1949年7月,毛主席还亲自发电报给陈毅、粟裕、张爱萍,要求加强海军力量,为攻打台湾做准备。空军、海军也陆续组建起来。舒同则以社会部部长身份,负责敌工情报工作。

舒同派出朱谌之赴台,与吴石将军接头,获取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重要情报。毛主席得知后,非常高兴,当即在北京接见舒同并给予肯定。但好景不长,蔡孝乾叛变,导致整个台湾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朱谌之、吴石牺牲,数百人被捕。这对整个攻台计划造成了巨大冲击。



1950年初,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趁机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原本准备渡海的部队被紧急调往东北支援抗美援朝,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毛主席说,东北不能乱,先打朝鲜,台湾以后再说。舒同的“省长使命”也因此被按下暂停键。

虽然没能亲自踏上台湾,但舒同的那份“未竟之任”,从未真正结束。1954年,舒同被调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他放弃了人民日报社社长的提名,选择继续干实事。当时山东刚完成土改,各项事务千头万绪,舒同白天下田调研,晚上审议提案,生活极为节俭。



1960年代初,舒同又调往陕西,后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他还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首任主席,创立了“舒体”书法,影响深远。直到1998年舒同去世,他始终没能踏上那片他曾为之准备多年的土地。可他心里清楚,如果历史给他机会,他一定能稳住台湾那个复杂而关键的局面。

毛主席的眼光从来不是只盯着眼前的战场。他知道台湾不是打一仗的事,更不是打下来就完事。要治理好台湾,需要的是一个能融合文化、团结人心、调和矛盾的“能臣”,而不是单纯的“猛将”。



舒同就是为那个岗位量身定制的人。如今再回头看那段历史,我们才明白,毛主席早已把统一的棋局布好了,只是有些子还没来得及落下。未来如果有那么一天,台湾真的回到祖国怀抱,人们一定会想起一个名字——舒同。他虽未到任,但那份“省长的责任”,他早已扛在肩上。

舒同不是一个普通干部,他是那个时代最懂人心、最善统战、最有文化修养的红色骨干。毛主席选中他,不是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历史虽然按下暂停键,但舒同的那份担当和使命,从未消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墨兰史书 incentive-icons
墨兰史书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历史内容
4229文章数 6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