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直通《帮帮团》
近期,用AI生成流浪汉进自己家门的视频这一行为引发关注。随着这件事愈演愈烈,不少人开始呼吁,该停手了,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甚至是在消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AI流浪汉进家门视频爆火 众多网友效仿
近期,不少网友利用AI生成流浪汉进家门的图片或视频,并将其发送给家人朋友,来观察他们的反应,几条流量高的视频评论区,还有不少人晒出家中原图,希望网友帮忙p图,此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
有网友反馈,在把视频发送给家人后,有人报了警,有的物业在小区里四处搜索,甚至还有家人叫上手持防护工具的保安赶回家中,结果发现竟是一场乌龙。
![]()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如果AI整蛊频繁出现,真正遇到危险却无人在意的时候,又该怎么办?随着AI技术的发展,所生成内容的逼真程度也越来越高,当AI能够以假乱真的时候,还能做到眼见为实吗?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个年龄段的市民,发现越年长的市民,在面对逼真的AI视频时,往往更容易产生误判。如今的网络世界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主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人。面对海量的信息推送,如何分辨真假也不免让人担忧。
![]()
AI克隆奥运冠军声音卖货
大量粉丝下单购买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就有一视频账号利用AI克隆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声音带货土鸡蛋,评论区显示,有大量粉丝下单购买,该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
![]()
AI非“法外之地” 乱用、滥用须担责
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所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都必须依法添加相应的身份标识。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纷纷出台相关细化规则。
![]()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各类AI特效层出不穷,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体验”无限可能,正确使用AI应是为生活添彩,而不是让信任蒙尘。在此,《帮帮团》提醒广大网民,请合理使用AI技术,同时也要提高信息分辨能力,切勿因一时之快,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帮帮团》
每晚18:00-19:30播出,
敬请关注!
如需帮忙,
可拨打我们的栏目热线
0591-38280880
或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