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天(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北京中小学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孩子们上好一堂堂“舌尖上的大思政课”,认识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引领爱粮节粮校园新风尚。
快乐“小农人”体验收获乐趣
秋意正浓,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幼儿园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来到向阳花公社,一起走进自然、触摸泥土,亲手收获秋天的礼物。
![]()
![]()
![]()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割稻穗、晒稻谷,“咔嚓”!孩子们齐心协力摘玉米,帮玉米脱粒,用石碾研磨玉米粉……“嘭”!“玉米变爆米花魔法”来啦!看!孩子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则从泥土的芬芳中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兴致勃勃地挖着红薯,体验收秋劳动的快乐。
![]()
![]()
![]()
学生们还在校园发起“珍惜盘中餐,致敬耕种人”的倡议,将勤俭节约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田间到餐桌”的一堂成长课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师生开启了一场“红薯美食之旅”。学生们在田野里挖红薯,体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则。
![]()
![]()
![]()
回家后,学生们亲手制作各种红薯美食,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格外美味和幸福!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第二中心小学以“小麦+”课程为载体,将劳动实践与爱粮教育深度融合。学生收获了亲手种植的玉米与红薯,通过体验“种植—管理—收获”的完整实践闭环,切身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
![]()
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秋收趣味运动会,将农耕场景设计为比赛项目;同步开展“光盘行动21天打卡”活动,各班设立“节粮监督岗”。在不断创新探索中,学校构建了完整的食育体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筑牢爱粮节粮意识,让勤俭节约成为校园新风尚。
北京市顺义区港馨东区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爱粮节粮活动。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设计珍惜粮食主题手抄报,设计节约粮食标语,在协作创作中深化孩子们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
![]()
孩子们还走进种植园采摘果实,在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不易。园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让珍惜粮食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北京市延庆区第九幼儿园举行“九幼好金秋,食育润童心”第三届食育文化节,孩子们用采摘自己种下的南瓜、土豆、萝卜等农作物,晾晒刚刚剥下来的玉米粒。
![]()
![]()
![]()
在“世园小磨坊”里,孩子们齐心协力,把各种豆子磨成豆浆,并化身“小厨师”,制作延庆当地的特色美食。园所通过开发种植空间、设计相关课程等举措,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和体验农耕文化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收获成长乐趣。
“爱粮节粮”理念根植孩子心中
北京市昌平区二毛学校围绕 “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 和 “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两大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营造了“爱粮节粮、文明就餐”的校园新风尚。
学校设置了涂鸦墙。学生围绕“爱粮节粮”“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主题,绘制了一幅幅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宣传板报,用创意和画笔表达对粮食的珍惜、对劳动人民的敬意。涂鸦墙也成为传递节约理念的生动课堂。
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亲耕知粮贵,巧手绘丰年”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花生,并将刨出的花生做成粘贴画。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收获了劳动的快乐,将“知粮、惜粮、爱粮”的种子种在心中,理解了劳动的意义和内涵。
![]()
![]()
在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的“蔬乐园”里,学生们正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习了解农作物相关知识。
![]()
![]()
授课教师朱星悦通过一粒小麦种子,为学生们讲解小麦的种皮、胚乳等结构,随后,教师付欣指导学生翻地、浇水、施肥,传授种植技巧。从课堂到田间,知识在泥土中生根,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也悄然萌芽。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策划:王小艾 智雨荷 郜子雁
杨旭 姜思瑶 张广林
部分素材来源:各学校微信公众号
编辑:苏珊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