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自1985年11月建县至今,漾濞历经四十年奋斗,实现了从国务院重点扶持贫困县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基建、产业、民生、生态等领域交出协同发展的高质量答卷。
建县之初,漾濞基础薄弱、产业单一,被列为云南重点扶持贫困县。据统计,2024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9.26亿元,较1985年的0.27亿元实现质的突破;人均GDP从316元攀升至51122元,成功完成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如今的漾濞,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851.243公里,县乡公路、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均达100%。随着大瑞铁路、大漾云高速相继通车,彻底终结了当地“出行难、运输难”的历史,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交通根基。
立足山地优势,漾濞构建起以核桃产业为主导、多产业协同的“一主多元”发展格局。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形成“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石门关景区推进5A级创建,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76.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61亿元。同时,畜牧、烤烟、林下经济、电子商务等产业同步蓬勃发展,为群众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四十年间,漾濞坚持党建领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凸显,涌现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春梅等先进典型;以《漾濞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为核心的多部地方性法规筑牢法治根基。此外,当地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021年成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民生领域,漾濞实现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县人民医院新院启用,达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作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漾濞坚持“生态立县”,推进苍山洱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抢救保护漾濞槭等濒危物种,漾濞贡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成为生活新风尚。
站在四十年发展新起点,漾濞将持续深化“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活县”战略,重点推动核桃产业精深加工、石门关5A级景区创建,完善教育医疗保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