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近可能看到过这样的视频,讲“中国的垃圾不够用了”、“焚烧厂开始抢垃圾”、“埋了20年的垃圾都挖出来返工了”、“垃圾分类也不需要了”。
![]()
我们向来对这种一惊一乍的说法都表示怀疑,垃圾真的会不够烧吗?而且这些故事里还藏了另一个情绪点:既然什么都能烧,那垃圾分类是不是根本没必要?
我们也对这些问题很好奇。但查光靠资料不够,所以我们找到了几位垃圾处理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的回答果然很有料~
![]()
开始吧。
视频版
↓↓ 看完这个视频就知道了 ↓↓
↑↑ 信我,真的超级好看 ↑↑
图文版
我们直入主题,垃圾真的不够烧了吗?
居然是真的。
[小德]现在就说白了,现在垃圾存量不够了
[小王 ]我们市政的中转站……有些时候甚至是空转的。
[小满] 我们公司现在生活垃圾就不够烧……我们公司......即使不满载,一天也至少需要1400(吨)左右生垃圾 。我们县级市清收过来的垃圾……日常在1400-1500(吨)。生活垃圾比如1400(吨),排出渗滤液,再发酵大概就剩1100(吨),所以垃圾是不够烧的。
我们自己做了查证,发现统计数据也支持他们的说法: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的垃圾焚烧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年 3.88 亿吨,但是全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清运量只有 2.62 亿吨,确实不够烧。
![]()
甚至有焚烧厂的设计处理能力是每年 21.9 万吨,但实际处理量只有 5 万吨出头。
![]()
但还有一个问题:垃圾多就多烧一点,垃圾少那就少烧一点呗,怎么还会“不够烧”呢?
几位朋友告诉我们,这跟垃圾焚烧站的运作要求有关。
焚烧站需要处理焚烧时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而焚烧炉中的温度必须达到 850–1000℃,才能确保二噁英等有机污染物彻底分解。
在实际操作中,焚烧炉会先烧“燃料油”,让炉温达到标准,才能开始烧垃圾。如果中途炉温不够,那还需要再加燃料油来补救。
[小满 ]我们有一次设备故障,才烧不到 1 小时,把 20w 的油烧没了。(要是) 烧一天油,那老总得连夜跑路。
![]()
由于必须保证炉温,那不烧垃圾,就得“烧钱”。垃圾自己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它居然成了“抢手货”,甚至需要花钱买垃圾:
[小德] 垃圾来源它也是要收费的,最开始的时候,环卫的给焚烧厂付费。 现在不同了,现在垃圾属于能源了 , 焚烧(厂)反过来给(环卫)去给钱。
小满告诉我们,要解决垃圾不够的问题,在他们厂只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就是停一个炉。2024年,全国5%的焚烧炉停运时间超过了一半。
![]()
另一个办法,就是去花钱买工业垃圾掺着烧。
[小满 ] 工业垃圾普遍热值比较高,但是品质参差不齐 ,环保不好控……其实除了领导,其余人都很反感。而且烧工业垃圾是需要许可证的。
![]()
而在新闻里,我们还能看到第三种方式——也就是把填埋垃圾翻出来烧。
![]()
比如金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已经是城乡垃圾总量的1.5倍,从 2021 年就开始翻填埋垃圾烧了。
不过几位接受我们采访的朋友都说,其实他们很少遇到要烧填埋垃圾的情况。
而且很多时候,烧填埋垃圾不一定是因为焚烧厂缺垃圾,而是为了帮填埋场解决环境隐患,或者腾出填埋垃圾用地,给其他需求让路。
![]()
但不管怎么说,焚烧厂缺垃圾的情况确实广泛存在。那为什么会缺垃圾呢?
难道是因为垃圾变少了......
怎么可能!全国范围内的垃圾总量,已经是 2000 年的 2.2 倍。
但垃圾焚烧厂的产能爆发,比垃圾的增长还要快。
![]()
2000 年之前,垃圾焚烧行业的规模一直比较小,全国加起来还不到 20 座。
但由于焚烧比填埋更环保,2005 年左右,各地陆续开始通过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推进建设垃圾焚烧厂。
在 BOT 模式中,垃圾焚烧厂由中标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大约 70% 的资金都由
银行贷款提供。地方政府会给中标企业 25-30 年的特许经营权,期间焚烧厂可以烧垃圾发电,卖给电网,期满后再将项目移交给地方政府。
![]()
2006,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可以享受国补,每烧一度,补贴两毛五,还有对于增值税等各种补贴。
在政策和补贴的支持下,垃圾焚烧厂的数量迅速攀升。
到了 2016 年,部分地方的装机规模已远超规划数量。2020 年,各大城市的垃圾焚烧量,都已经足以覆盖主城区的生活垃圾量。2021 年,浙江率先宣布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进入“焚烧时代”。
![]()
但直到这时,各地仍然有不少在建的项目。也就是说,垃圾焚烧......也产能过剩了。如今“国补”也开始调整,避免垃圾焚烧行业过速发展。
不过,这种过速发展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城市里。
在很多农村地区,垃圾却进不到焚烧厂。在一些交通不便地区,把垃圾运到县城的运输费,就远高于垃圾本身处理费了,而且垃圾总量也支撑不起一个焚烧厂,所以很多垃圾还是在本地堆肥、掩埋,或者露天焚烧。
这就是为什么一边是缺垃圾的新闻,另一边又是垃圾堆满溶洞的新闻。
![]()
讲到这里,“垃圾不够烧”的事儿差不多搞清楚了。但还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既然焚烧厂对垃圾如饥似渴,来者不拒,啥都想烧,那垃圾分类还有意义吗?
如果单纯地从“能不能烧”的角度看,那答案是:能烧
确实,不管是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甚至是过期食品,假冒伪劣产品,毒品......通通都能扔进焚烧炉里发光发热.....发电。
![]()
什么都能烧,得益于国产垃圾焚烧技术的进步。
比如我国第一座现代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引入的日本三菱焚烧炉。众所周知,日本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焚烧炉也是为热值高的垃圾设计的。来到中国后水土不服,经常因为垃圾热值太低出问题,需要提前分选。其他一些进口设备也一样:
[小满] 我们隔壁市有个发电厂……采购的 德国设备 ,不适应国情,三天两头罢工 ,还得德国工程师上门。后来就倒闭了。
说到底,还是中国人最懂中国垃圾。随着技术进步,国产焚烧炉燃起来了:
[ A小满]我国的垃圾焚烧厂从以前的进口设备和管理人员,到现在的转出口,是国产化的设备,还有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经验……每个流程都有相对应的要求。
所以烧,确实都能烧。但这并不代表垃圾分类没有意义。
因为能烧,不代表够燃;能发电,不代表只能发电。
比如厨余垃圾里分离出来的地沟油,是生物柴油的原料;废渣则能发酵成沼气;最后的残渣还能养虫子做饲料。
![]()
而在分类后,干垃圾因为不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含水量可以下降35%,明显更燃了。
比如小德告诉我们,一般夏天混杂的湿垃圾更多,冬天的垃圾烧起来,比吃华莱士还顺畅:
[小德]它冬天那种烧的垃圾,它明显的是顺畅点,就是说烧的垃圾也顺畅,产生的废物也顺畅,也处理的顺畅。
所以从结果上来看,垃圾分类肯定比不分类好,它能将每种垃圾敲骨吸髓,压榨干净。
但还有一个尴尬的问题:
很多人都说就算扔的时候分类了,最后也是被一辆垃圾车拉走——我住的小区好像就是这样。这是不是意味着分了也白分呢?
![]()
如果真的是被垃圾车一车运走了,那它们并不会在焚烧站重新分开,所有垃圾都会被一股脑投入垃圾池,分了也白分。
[小德]在这里投入垃圾池的时候,就 没有去再去细化分类了 ,它垃圾车过来的时候直接投入垃圾池了 。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各地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焚烧厂的数量。
![]()
厨余垃圾的相关产业没有焚烧发电那么成熟,很多还是只能无害化不能资源化,即便是垃圾分类推行最严格的上海,也在边走边探索。
![]()
所以垃圾被混在一车拉走,也许并不是收垃圾的人不负责,而是后端的处理能力目前还跟不上,只能都烧了。
等更多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我们的垃圾分类行动会更有意义。
OK,讲到这里,垃圾为什么不够烧,以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缺憾,基本就了解清楚了。
非常感谢这几位给我们分享信息的朋友,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也搞不清里面的这么多门道。祝贵厂垃圾爆棚,生意兴隆~
如果你觉得这期视频让你对垃圾行业多了一分了解和......热爱?那欢迎一键三连支持我们。希望我们每个垃圾都能跟真正的垃圾一样,逆袭上位,发光发热!
下期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