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财长贝森特这次是真的按捺不住了。
当地时间10月13日,他在接受福克斯财经频道采访时大放厥词,暗示若中方不取消稀土出口管制新规,美方或将对美国境内的数十万中国留学生采取驱逐措施。
![]()
金主还是弃子
对于美国的大学和科技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全球人才磁吸力,似乎正在被白宫的政治冲动无情地碾压。
中国留学生究竟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输血者,还是可以随时牺牲的政治弃子?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
![]()
多年来从2019年峰值时的37万人,到如今依然庞大的27.7万群体,中国学生早已深度融入了美国的学术生态。
他们的学费支撑着大学的运营,他们的智慧贡献给了前沿的科研项目,然而当政治的寒风刮起,这一切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
![]()
贝森特的威胁并非孤例,就在今年5月国务卿鲁比奥也曾公开宣称,将“积极撤销”部分中国学生的签证。
这种将教育交流武器化的操作,让许多依赖国际学生的美国高校感到了切肤之痛,哈佛大学就曾明确表态,呼吁政治不要干扰正常的教育交流。
![]()
这声疾呼背后不是为谁站队,而是在维护自身最核心的利益。
这种剧烈的碰撞清晰地勾勒出了两条并行却又相互矛盾的逻辑线,一条是经济和学术的理性线,它看重的是人才、资金和创新。
另一条是地缘政治的强硬线,它追求的是短期的施压效果和所谓的国家安全,当这两条线纠缠在一起时,受伤的不仅是那几十万名学生的未来,更是美国自身作为全球教育灯塔的信誉。
![]()
昨天欢迎今天滚蛋
美国对华人才政策的这种剧烈摇摆,宛如一座失控的钟摆,清晰地暴露出高层战略上缺乏长远的共识和起码的连贯性。
这种前后不一的操作让人不禁怀疑,美国的精英们到底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没有。
回想前总统特朗普时期,他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截然不同,他曾公开表示不接收优秀的中国学生是对美国的侮辱,并在任内为大量中国学生发放了签证。
![]()
那个时候主流的战略思维是将全球顶尖人才视为美国的“脑力增益”,是维持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软实力,吸引并留住他们,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利益。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财长贝森特,却将同样一个群体视作可以随意丢弃的包袱和用来威胁对手的工具,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背后是美国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所产生的深层焦虑与战略迷茫。
![]()
当中国在稀土这个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领域,展现出从开采、分离、提纯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控制力时,美国似乎一下子乱了阵脚。
它无法协调长期的人才吸引战略与短期的反制冲动,最终导致了这种类似“自残”的政策构想,这种剧烈的“钟摆效应”,不仅削弱了美国政策的可信度,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自我否定。
![]()
打偏了的组合拳
如果说贝森特的威胁是一记重拳,那么毫无疑问这一拳打偏了,而且很有可能砸在自己脚上。
用驱逐留学生来回应中国的稀土管制,这是一种典型的“失焦”行为,它不仅完全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反而会引发一连串损害自身利益的连锁反应。
![]()
美国的真正痛点在哪里?在于它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从F35战斗机的隐身涂层,到半导体芯片的精密制造,再到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稀土无处不在。
美国本土虽然也有稀土资源,比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区,但致命短板在于缺乏关键的精炼和提纯技术,即便是从芒廷帕斯开采出的矿石,最终还是得乖乖送到中国进行加工处理。
![]()
中国掌握着全球约70%的稀土产能,更重要的是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追赶的,这才是中国敢于宣布加强出口管制的底气所在,也是美国焦虑的根源。
那么驱逐几十万留学生,能帮助美国建起一座先进的稀土提纯工厂吗?能让美国一夜之间掌握复杂且环保要求极高的分离工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这记“反制拳”完全打错了靶子,暴露出的不是力量,而是束手无策的窘境和工具箱的匮乏。
更糟糕的是这种自损性的威胁还会带来严重的“内伤”和“外伤”,对内它伤害了高校和科技界的根本利益。
对外它可能会动摇盟友的信心,毕竟欧盟要发展绿色能源,日本也曾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以失败告终,他们同样是稀土的渴求者。
![]()
看到美国如此情绪化的应对,他们只会对这条战线的稳定性产生更深的怀疑。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番言论的破坏性,一位匿名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试图出面降温,表示仍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这种内部的紧急“灭火”,恰恰反证了贝森特这记重拳是多么的失焦与不合时宜。
![]()
![]()
![]()
![]()
结语
贝森特财长那句“简单粗暴”的威胁,更像是一次“破防”式的宣泄,它标志着美国过去那套基于绝对优势的霸权逻辑,在今天这个高度相互依存、产业链深度捆绑的全球化新规则面前,正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场博弈的核心,早已不是谁的嗓门大、谁的拳头硬,而是谁掌握了更完整的产业链,谁拥有了更关键的核心技术,中国此次的稀土管制,并非全面禁运而是一种精准、留有谈判空间的定向施压,背后依靠的正是全产业链的技术话语权。
这场由稀土引发的风波将如何演变,最终取决于美国是选择继续这种自我撕裂式的对抗,还是回归理性去寻找解决战略资源脆弱性的根本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