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桂飘香满澴川
招商兴业热潮涌
楚能新能源产业园内
机械臂精准穿梭
动力电池批量下线
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3个月
五洲特纸生产车间内
一卷卷特种纸品徐徐下线
填补了湖北省特种纸品制造的
产品空白
......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以“第一氛围、第一力度、第一精力、第一责任、第一保障、一把手抓招商”为引领,在体系重塑、机制构建、项目攻坚、模式创新、环境优化上持续发力,让招商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
2024年
全市累计签约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15个
总金额5065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达3250亿元
增速7%居全省第二
连续七年跻身
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招商引资的“强引擎”作用愈发凸显
![]()
2025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
构建“1+3+N”体系
让招商更高效
招商引资
不是单个部门的“独角戏”
而是全市上下的“大合唱”
我市深刻把握招商工作的系统性,围绕“传统产业数转智改网联、新兴产业裂变跃升、未来产业抢先布局”的“三线并进”战略,打造了一套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招商工作体系,即“1+3+N”联合作战模式。
“1”是“总牵引”,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从顶层设计制定招商方向、协调重大资源。
“3”是“主力军”,招商主管部门牵头抓总、各地党委政府属地攻坚、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对接。
“N”是“协同者”,整合国企招商平台、各类投资主体、招商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全社会参与、全要素联动”。
各级各部门纷纷扛牢招商责任
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召开招商引资大会
建立专项机制调度
推进招引大项目行动
让责任层层压实
为让体系“转起来”,孝感还配套了一系列“硬核”机制。坚持亿元以上项目“55111”领导带动机制、建立项目联动“321”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对接、洽谈、落地全流程无缝衔接;优化市直招商专班“6+6+6”工作机制,聚焦“4+2”主导产业组建专业队伍。
这套“体系+机制”的
协同作战模式
让我市招商从“被动等待”
变为“主动出击”
推动项目数量、体量、质量
实现“三量齐升”
楚能新能源
招大引强破局
让产业更强劲
大项目就是大引擎
好项目能撑起大产业
“十四五”时期
我市锚定“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目标
紧盯投资规模大、
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
不仅填补了一批产业空白
更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刷新记录的“龙头项目”是总投资300亿元的楚能新能源项目
不论是投资体量、建设规模还是发展前景,该项目均刷新了我市历史记录。
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不仅让孝感跻身华中地区新能源电池生产核心区,更带动了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填补空白的“标杆项目”当属总投资173亿元的五洲特纸浆纸一体化项目
它是我市首个超百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建成后不仅结束了湖北省没有高端特种纸品生产基地的历史,更能实现年产值超200亿元、年税收超10亿元,带动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高端纸基材料产业生态圈。
辐射华中的“平台项目”是总投资300亿元的首衡城项目
如今这里已是湖北第一、华中第二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额1.41亿元,不仅解决了武汉都市圈“菜篮子”供应问题,更带动了孝感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产业的升级,让“孝感产”通过这里走向全国。
除此之外
思朗算力产业园、
婺商华中精密制造等
一批百亿级项目
如同“顶梁柱”般撑起了
孝感产业升级的“四梁八柱”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
汉川五洲特纸
突破传统路径
让招商更精准
面对招商引资新形势,我市摒弃“拼成本、拼资源”的传统老路,出台《关于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招商模式从“行政推动型”向“市场驱动型”、“单一要素型”向“产业生态型”、“政策洼地”向“服务高地”转变,探索出多条精准招商新路径。
产业链招商实现“串珠成链”
我市以产业链思维替代零散项目思维,出台《关于聚焦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的实施意见》,精准对接产业供需两端。
2023年以来,全市引进“4+2”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153个、总投资7286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数的50%以上。
资本招商做到“以投带引”
我市构建“3+3+N”基金矩阵体系,横向整合市场化基金与政策性基金,纵向贯通母基金、分母基金与子基金,总规模达140亿元。
目前,高新区已组建基金15支,投资项目达36个,带动上海英众信息、近观科技等项目落地,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3-5年内,全市将形成35支以上子基金,带动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用“小杠杆”撬动“大产业”。
新渠道招商实现“多点开花”
我市用大数据打造“招商大脑”,依托赛迪智库平台开展企业智能尽调、匹配度量化,每周“挖矿”挖掘产业链企业信息,让“人力比对”变为“数据分析”;
用场景吸引项目,孝南区利用农业设施场景引进格兰特碲化镉发电膜项目,应城市开放路权对接中通快递建设50亿元无人物流项目;
用乡情汇聚资源,开展“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活动,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40场,招引亿元以上楚商项目181个、金额1028亿元,有力促进了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
安陆市2025年第一轮重大项目暨泛碳材料未来科技城项目开工仪式
擦亮“孝着办”品牌
让企业更安心
招商是引进来
营商是留得住
“十四五”时期
我市以“孝着办”品牌为抓手
打造“孝亲”“孝信”
“孝爱”“孝善”“孝德”五大环境
把“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让企业在孝感
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
“孝亲”政务环境提升办事效率
市县乡三级完成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一窗通办”率达87.7%;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105项,累计办件17.26万件。
其中“高效办成一件事”标准化试点入选2025年国家标准化试点,成为湖北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唯一入选项目,真正实现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孝信”市场环境守护公平秩序
持续完善制度供给,修订地方性法规10部、政府规章及行政规范性文件629份,审查涉经营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459份,确保政策“不折腾、无歧视”;
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处置违法案件51起,同时帮助2949家失信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重塑发展信心,让市场竞争更公平、更透明。
“孝爱”产业环境破解企业难题
针对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孝感优化工业用地审批,累计完成“五证同发”项目608宗,发证量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
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举办活动342场,授信570.86亿元;
开展招聘632场,提供岗位32.52万个,用“实打实”的举措扫清企业发展障碍。
“孝善”法治环境强化发展保障
孝感出台《推进柔性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高效审结涉企案件6831件,办理涉企法律援助3338件,排查行政执法问题线索512个,用法治为企业撑起“保护伞”。
“孝德”社会环境汇聚城市温度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全面完成省、市98项民生实事。通过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让孝感不仅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更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从“办事方便”到“法治保障”
从“解决难题”到“共享成果”
“孝着办”品牌
不仅擦亮了孝感的营商名片
更让城市吸引力持续提升
2025年1-8月,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21个,同比增长36.83%,其中“4+2”主导产业项目占比45.9%,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38.12%,项目注册率、开工率、投产率分别达76.37%、47.14%、15.1%,招商成果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
从体系重塑到项目突破,从模式创新到环境优化,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我市以招商引资为“桥梁”,一头连着产业未来,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书写着更加精彩的“澴川篇章”。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杨勘 通讯员喻振 李维剑
制作:包梦婷
校对:杨涛
责编:杨涛
终审:朱霞
孝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 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