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盏醇香金花茯茶,徜徉于墨韵禅心间,直观感受烹茶挂画这一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美学的当代重现……10月16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群众艺术馆与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墨韵禅心 烹茶挂画——天赐之‘茯’”中国古代茶室挂画作品展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飘香开幕。
![]()
展览以画为境、以茶为媒,让观众领略传统茶文化与书画艺术的融合之美。同时,通过千年茶道这一载体,在墨韵里品读山河,探寻中国文人画中的精神密码。
![]()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哲学、艺术、礼仪与生活方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挂是在茶道环境中出现的书画挂轴,内容与茶事活动的主题与季节相呼应。古代举办茶事活动时,经常布置与茶会主题相契合的书画挂轴,即使在户外山林中举行茶会也时常悬挂。
![]()
“茶,是流淌于舌尖的山水;画,是凝固在纸上的清泉。它们共同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与审美。茶挂正是这二者最完美的融合——不仅是茶室空间的灵魂点睛之笔,更是茶事活动中,引领我们从品饮之味升华至观想之境的禅心指引。”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刘素红在致辞时表示,作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文化桥梁,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始终致力于让非遗“活”起来。本次展览正是希望将古老的智慧与风雅,融入当代生活,让广大参观者在笔墨与茶香的交织中,深度感知非遗的魅力。
![]()
“西安、咸阳、渭南三座城市一衣带水,不仅承载着辉煌的历史记忆,更是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深厚根基。关中这片土地,孕育了独一无二的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一朵朵‘金花’盛放的茯茶,曾是丝路上的‘生命之茶’‘丝路黑金’,如今更成为陕西一张闪亮的非遗名片。”咸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军在致辞中表示,茶为画添一份人间烟火,画为茶增一缕空灵神韵。本次展览是一次“茶”与“画”的千年对话,更是一次“非遗”与“生活”的美学融合。
本次展览突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首创“可游、可听、可品”沉浸式观展体验,通过“林泉高逸”“四时生机”“禅定智慧”三大主题篇章,系统展示古代茶挂精品,让参观者多维度感受禅意雅集。
无论是品一杯茯茶,还是赏一幅茶挂,都是在体验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都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展览现场,清雅乐音随步移景异——古琴声悠远绵长。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板胡与古筝依次奏响,为静态书画注入了生动的韵律。
![]()
开幕仪式后,深度对谈环节开启,专家学者围坐在一起,共探茶文化内涵。主办方特邀杨焕亭、董扬、陈恩惠、胡歆等专家学者,围绕茶文化历史、茶室空间美学与非遗保护传承等议题展开精彩对话。学者们的分享,在古今对话中深化了观众对茶挂艺术与茯茶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
据悉,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10月19日、26日还将推出两场专题活动,将邀请非遗传承人与文化学者开展讲座,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深入交流、细细品鉴这场时空对话的平台。
![]()
本次展览并非一次简单的书画陈列,更是非遗融入日常的美学雅集,让古老的茶室挂画走出历史卷轴,多彩映照当代生活。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秦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