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中国商报
#中商时评#【警惕非法“校园贷”,不负青春不负“债”】注意了!非法“校园贷”又来迷惑同学们了!还在大学校园的同学们,你是不是刷到过宣称“免审核、低利率”的贷款广告?是不是想过借点钱整容、买新款手机、报培训班?先停一停!这些看似“方便”的贷款,很可能是非法“校园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前不久发出消费者风险提示:警惕非法“校园贷”,不负青春不负“债”。非法“校园贷”迷惑性很强。“培训贷”“美容贷”“回租贷”“刷单贷”“求职贷”,个个都藏着猫腻。你以为借1万元都能拿到手,实际可能只剩8000元;签的更是“阴阳合同”,逾期一天,利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更可怕的是,一旦还不上,催收电话也会打爆你的手机。其实,很多同学陷入“校园贷”陷阱都是因为一时的攀比,买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东西。记住:要合理规划日常开销,避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理性消费才是王道。真有困难别瞒着,跟家长、老师沟通,他们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当然,遏制非法“校园贷”,光靠咱们自己还远远不够。学校要把财商课变成“必修课”;相关平台要严审贷款广告;监管更要“长牙带刺”,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如果真的不小心踩了坑,别慌!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保存好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催收信息等证据,马上报警,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中国商报评论员 杨宏生)#考研人发型##大学生手搓无人机八投八中##考研最后俩个月就这么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