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千年科举史上唯一位文武双科状元,一枪压群雄,一笔动天下

0
分享至

自隋朝科举初创,到清末光绪年间废止,这一千三百多年里,科举是普通人逆袭、朝廷选官的核心通道。

每一届科举就出一个状元,难度比现在考清华北大难上百倍 —— 毕竟清华北大每年还招几千人,古代一次科举录取的进士,最多也就百十人,状元更是 “独一份” 的存在。



文状元要饱读诗书、能写锦绣文章,武状元得弓马娴熟、懂兵法谋略,能当上其中一个,就够光宗耀祖了。

可中国千年科举史上,偏偏有这么一个人,既拿了文状元,又夺了武状元,成了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双科魁首。他就是唐朝的郑冠。

古代一直有 “文武相轻” 的传统,文人觉得武将 “粗鄙无文”,武将瞧不上文人 “手无缚鸡之力”,郑冠是怎么打破这种偏见,在极为艰难的科举道路上,同时拿下文武双科状元呢?

隋朝虽然发明了科举,但真正把它完善成体系的,是唐朝。唐朝的文科科举分 “常科” 和 “制科”:常科是固定考试,比如考儒家经典的 “明经科”、考诗赋策论的 “进士科”;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的科目,比如 “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相当于 “特招”。

其中最 “卷” 的当属进士科 —— 因为考的是真本事:既要会写 “应试作文”,比如赋、诗,又要懂 “国家大事”,策论,分析时政、提出对策,还得有扎实的文学功底。

唐朝 290 年历史里,开了 268 次文科科举,平均每次只录取 27 人,年均不足 23 人。

考进士有多难?民间谚语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中明经(背经考试)已算大器晚成,五十岁中进士却仍算年轻。

白居易29岁中进士,曾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自夸;可若他中了状元,那句“最少年”怕要换成“第一流”。



而唐代的武科,则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了打破军功贵族的垄断,选拔实用将领,特意开创了武举。

与后世想象的不同,唐代武科绝非“花架子”,而是真刀真枪的选拔。

据《通典》记载,武科核心科目包括骑射:不是站着射箭,是骑着马射移动靶,马跑起来颠簸,箭要射中靶心,稍微手抖就没戏,比现在的射击比赛难多了;

马枪:骑马用长枪刺靶,既要有力气戳中,又要精准,考验的是 “马上实战能力”;负重:背着几十斤的重物走路,测的是体力 ,古代打仗没有机械化,体力不行连盔甲都穿不动;

兵法策论:写一篇关于军事的文章,比如分析《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或者给一场战役提策略,写“如何灭突厥”的论文,相当于 “军事理论考试”。

唐代武科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副之策略”,同时对考生外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

因此武举能考上的,绝对是文武兼修的狠人。唐代名将郭子仪便是武举出身,后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传奇人物。



郑冠在史书记载中颇为低调,主要信息来自《太平广记》和《登科记考》(古代的“科举录取名单”)。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他参加进士科考试,试题为《丽龟赋》,出自《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凭借出色的策论和诗文,郑冠一举夺魁,成为当年进士科第一名。

按照唐代惯例,这位新科状元被授予官职,开始了他的仕途。

官都已经当上了,令人不解的是,五年后的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已经成为文官的他再次走进考场,参加“军谋弘远、堪任将帅科”的武科考试,竟然再夺第一!

关于郑冠的出身,学者推测他可能出自“荥阳郑氏”——唐朝顶级的士族门阀之一。

唐朝289年历史,荥阳郑氏11人当宰相,平均每26年出一位;

因此当时民间流传的“上殿半朝郑,下殿满床笏”的谚语。在科举方面,郑家出了百多位进士,十余位状元。

郑冠若果真出自荥阳郑氏,家里既有条件请名师教他读儒家经典、写诗文,也能请武师教他骑马射箭、练武功,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文武双修’提供了可能”。

那么已经成为文科状元的郑冠,为何还要去考武科?



这需要从时代背景寻找答案。安史之乱后,唐朝边境不宁,藩镇割据,朝廷急需既懂治国又通兵法的人才。

文科出身的官员,如果还精通武艺兵法,更容易被重用,比如镇守地方、带兵平叛。

对郑冠个人而言,可能不甘心只做“文弱书生”,而立志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从时间线看,他中文科状元后先做了几年文官,可能觉得“光靠文不够”,才决定考武科,或许就是为了更好报效国家。

可惜的是,关于郑冠后来的经历,史料记载很少。只知道他中了武科状元后,官做到了 “户部郎中”。

这是个从五品的官,负责管理国家的户籍、财政,不算顶级高官,但也不算低。

为什么记载这么少?主要是因为唐朝中晚期战乱太多,很多官员的档案都遗失了。

或许郑冠可能没有参与 “平定藩镇”“抵御外敌” 这样的 “大事件”,所以没被史书记载太多。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 “传奇性”, 毕竟光是 “千年唯一文武双科状元” 这个头衔,就足以让他在科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枪压群雄,一笔动天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是属于他的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艾米儿育儿
2025-11-08 17:31:16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史阁
2025-11-10 11:05:34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混沌录
2025-10-20 20:17:14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1:30:08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红星新闻
2025-11-10 11:11:22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珊姐姐
2025-11-09 23:09:05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崩塌的莫兰特

崩塌的莫兰特

仰卧撑FTUer
2025-11-10 11:31:04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晚报
2025-11-10 11:08:07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替补席看球
2025-11-10 12:02:04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小七追剧站
2025-11-09 21:28:05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体坛热评
2025-11-09 23:40:12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快科技
2025-11-09 18:30:15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谢纶邮轮摄影
2025-11-10 09:39:31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10:07:33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秋风专栏
2025-11-09 00:55:05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混沌录
2025-10-16 21:54:07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懂球帝
2025-11-10 11:23:19
2025-11-10 12:48:49
长风文史 incentive-icons
长风文史
诗词文化,润物无声
1693文章数 15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健康
家居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数码要闻

飞猫M8 PRO AI WiFi图赏:飞猫随行,信号不停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