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这座庄园是托尔斯泰外公的家产,位于图拉,后来托尔斯泰继承了这份遗产,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小说也是在这座庄园里写成的。如今,这里被辟为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成为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文学景点”之一。这座庄园的名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明亮的林中空地”。
托尔斯泰出身显赫,可他的童年却很不幸,他很早就成了孤儿,在他还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又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图拉的大街上。他是在缺少父母之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但是,他的一个姑妈像母亲一样照看着他们兄妹五个孩子,在家里年纪最小的托尔斯泰还得到了哥哥姐姐的关爱。他们年龄相差不大,成天在一起玩耍,十分和睦。在托尔斯泰13岁的时候,他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被姑妈领到喀山去上学,他进了喀山大学东方系学习,最早学的是中文,但是他觉得中文太难,就改学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后来又转到法律系。但是在大学二年级,由于不满大学的教学方式,托尔斯泰主动退学了,在1847年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并正式继承了这份遗产,成为庄园的主人。此后,除去为了让子女接受教育而在莫斯科居住的十来年,托尔斯泰一直生活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80多年的一生,有60年是在这座庄园里度过的。
1851年,托尔斯泰跟随服兵役的哥哥尼古拉前往高加索,一边作战,一边开始文学写作。1852年起,托尔斯泰相继发表了自传性小说《童年·少年·青年》,以及《一个地主的早晨》和《哥萨克》,后来又根据他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作品。如果把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品有三个基本的主题,也就是贵族阶级的生活、战争的场面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主题后来都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在各个方面都为他后来的创作,尤其是《战争与和平》的创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1860年代初,托尔斯泰返回自己的庄园,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开始写作《战争与和平》。
1910年11月10日深夜3点钟,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叫醒自己的家庭医生,两人乘上马车,在夜色中匆匆驶出他的庄园。托尔斯泰这一次离家出走,原本是想找他姐姐去的。他姐姐在一座修道院当修女,在他姐姐所在的那座修道院附近,坐落着在俄国很有名的奥普塔男修道院,托尔斯泰想在这座修道院里隐居下来。但是,这个计划泄露了出去,托尔斯泰只好再次坐上火车,继续旅行。疲惫不堪的托尔斯泰在火车上受了凉,感染了肺炎,被迫在途中一个叫阿斯塔波沃的小站下了车,躺在站长的小木屋里,几天之后的11月20日,托尔斯泰就在这个铁路小站上去世了。这座铁路小站如今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站”。托尔斯泰的遗体被运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安葬在这座庄园里一个僻静的角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