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香港这所低调的大学,藏不住了

0
分享至

在香港屯门,岭南大学藏身于一片山色与静谧之中。它毗邻北部都会区,古朴的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宛如世外桃源。然而,这座素来低调的学府,近期却屡屡跃上高等教育界的话题中心。

在最新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岭南大学首次跻身前301至350位,更在此前影响力排名中“优质教育”单项排名全球榜首。除此以外,有43位岭大学者入选202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近半数上榜学者在其学术领域位居全球前100。



一所以“博雅教育”著称的百年学府,为何能在强调科研的国际排名中脱颖而出?这源自校长秦泗钊提出的新目标:打造“数字时代的研究型博雅大学”。他强调,“当所有人都在谈论AI会取代什么时,真正重要的依然是回答‘人何以为人’这一核心命题,这是岭南大学(以下简称岭大)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坐标。”

“让数字教育成为博雅教育的一部分”

博雅在拉丁语中意为“自由的学问”,也称文理教育或通识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核心目标。在现代大学,博雅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

岭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88年在广州创立的“格致书院”,其率先从原有的文理学科上增设了农学院、商学院、工学院等部门,有陈寅恪、王力、陈序经等大师任教,在南方高等教育学界享负盛名。



岭大校徽于1911年设计,主体为白云山、珠江、荔枝树及小径

来到数字时代,岭大的博雅教育面临新挑战。2023年7月,秦泗钊正式执掌岭大,这位16岁就考入清华自动化系的学者是该校历史上首位理工科背景校长。短短两年间,他为岭大重新瞄准发展方向,不仅“让数字教育成为博雅教育的一部分”,还树立了“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新人文”的文理融合发展理念。



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

在岭大,AI是每个学生的核心必修课。数据科学学院大二学生林啸彤在入学之初就上了AI通识课,“老师为我们介绍了AI和原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它”,这为他以后的专业学习构建了坚实基础。

这所大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试错空间。在“跨学科”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博雅教育理念下,岭大专业没有严格文理边界,甚至还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跨领域选修学分,大部分课程都能跨院系选修,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或是把学分用于辅修和双主修。

高婉馨来自内蒙古,今年是她来岭大的第四年。本科留学是她与家人共同做出的决定,“想去外面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每年10月到次年6月是香港高校的报名时间,她在寒假提前准备了在校成绩、推荐信、实践项目等申请材料。最终,高考成绩远超一本线的高婉馨选择了岭南大学,她相信“跨学科学习的环境可以帮我开拓视野,培养应变能力”。

考虑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产业优势,高婉馨主修会计与公司管治,辅修商法。她理解两个专业的学习并不冲突,而是融会贯通,“会计必须要掌握法律上的伦理道德,才知道如何做好保密”。

毕业求职时,“跨学科”的专业背景也成了一块金字招牌。高婉馨发现,香港企业里的秘书职能近似法务,不仅要懂会计还要懂法律,“跨学科学习让我具备了商业分析+法律+会计的三重能力,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岭大的博雅教育与时俱进,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及学科设置,紧贴前沿的变化和职场需求。岭大跨学科学院自然科学教研组负责人王沛欣曾在传统大学任教,她发现岭大的学院规模不大,老师们的沟通更为自由。

学生如有选修课程的需求,老师会主动向其他学院“借课”,比如挑选数据科学学院的两门课程向跨学科学院的同学开放,或是直接邀请其他学院的老师来上课。“这种情况很常见,一封邮件、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解决,以至于学生每年的课表都不相同”,王沛欣说。

在促进学生文理均衡发展的路上,老师还需要在背后推一把。岭大服务研习处总监高永贤负责“社会创业与创新管理”硕士课程,这门课要求学生组队设计一个创业项目。在自由组合时,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生总是自发抱团。高永贤先是默默观察学生表现,再故意打乱分组,把不同专业的学生拼凑在一起。与井井有条的课堂秩序相比,他更希望看到“混乱”的场面,因为“系统就是从无序到有序,最终达到高效的创新过程”。



高永贤教授与学生交流

高永贤发现,拿到命题以后不同专业的同学反应很不一样。工科背景的学生往往会跳过前设问题,直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步骤,反之如果是管理专业的学生,则会花很长的时间来深究问题根源。老师总会不断挑战方案的合理性,让工科的同学回到思考问题的一步,引导管理的同学迈出解决问题的一步,最终在思维的碰撞和磨合中,形成真正有效的方案。

打破学科边界,推动知识创新

谈到“数字时代的研究型博雅大学”独特定位,秦泗钊分析,传统研究型大学往往侧重于单一学科的纵深训练,而岭大在保持研究严谨性的同时,将博雅教育与数字时代的前沿技术紧密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他认为,“博雅教育不等于轻科研,而是追求科研与教学相长”,顶尖学者在博雅环境中更能推动跨学科研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思维。

实际上,秦泗钊的学术与实践轨迹,正是“跨学科”的最佳印证。他从自动化专业转向化工领域攻读博士,毕业后投身化工自动化、晶片制造行业,又在AI新浪潮下主动拓宽研究方向,他总结出:“打破学科边界不仅是个体突破职业天花板的关键,更是推动知识创新的必由之路。”

岭大将“跨学科”置于战略发展的高度,于2017年成立跨学科学院,下设环球可持续发展、运动教练学及盛事管理、公共及智慧管理三个创新的本科课程。王沛欣解释,当下社会面临的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跨学科的思维来解决。岭大希望培养“双栖人才”,学生不只是懂环境保护的理论,还会用数据分析、实验设计来支撑。



岭大跨学科学院自然科学教研组负责人王沛欣

针对近期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病例,王沛欣带领团队研发了“GeoAI蚊患预报系统”。基于岭大的跨学科优势,她结合数据科学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地理资讯系统以及政府的开放数据,生成了可供社会各界参考的“蚊患风险指数”及“蚊患风险地图”。

她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阐释,制造基孔肯雅热的伊蚊有一个特点,无法飞远,如果有人在岭大校园被叮咬,那伊蚊一定是生活在学校或附近的水域。为此,团队设计了两项人工智能物联网装置,智能灭蚊灯及气象站,实时采集并传送灭蚊与气象资讯,推动“智慧控蚊”。

项目的另一个跨学科特点,在于其本身并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课题,还涉及社会科学中与社区、学校、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只有推动科研与社区连结,才能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团队目前已在全港18区安装超过50台智能灭蚊灯系统。



岭大“GeoAI蚊患预报系统”已应用于香港部分社区

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校训,岭大对学生的毕业要求通常不是写论文,而是将这部分学分摊到实践性课程中,鼓励学生参与项目,解决实际问题。高永贤介绍,学生毕业时需要完成三十个小时的社会服务,涵盖政府、非政府及海外合作项目。

高汶檀就读于环球可持续发展专业,在她看来,专业教育涉及了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环境和社会系统多方面内容,核心是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她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等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了做更精准的量化分析,高汶檀辅修了数据科学专业,学习Python、R语言等计算机技能。

她的毕业课题是菲律宾某个小岛的雨水收集项目,该小岛周边的旅游业发达,但淡水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高汶檀与团队成员尝试在当地居民家中安装集水管道和过滤装置,便于直接利用过滤后的雨水,同时研究海水淡化的可能性。

这是岭大与多伦多大学合作的项目,实践团队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要完成安装推广、社区教育、物流运输全流程,并利用假期时间到菲律宾工作。高永贤点出这种合作模式的核心价值,“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专业特长,用技术在相对贫困的地区解决复杂的问题。”

“兼具人文温度与数字锐度的探索者”

岭大方方面面都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也常常给老师带来“焦虑”。高永贤透露,“我们课程团队应该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想未来上,总是在思考如何与国家政策相连,如一带一路、大湾区,如何为学生开拓更多项目,提升国际化视野。”

“小班制”的博雅教育,塑造了“小而美、精而强”的教育生态。高婉馨描述她熟悉的课堂环境,“一个班可能就二三十人,公共大课最多五六十人,有的小班人数还不到二十人。”



高婉馨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一堂专业课下来,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岭大的教授都非常有责任心,他要保证你学会课上的内容。每讲完一部分,教授会反复提问,确认所有学生都理解以后再继续往下推进。”

除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岭大还设立“学术导师”制度,每位本科生都有专门的学业指导老师,每学期见面沟通,为学生提供选课建议和学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结合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选择。在学习以外,为所有符合资格的本科生提供至少两年的住宿,着力打造丰富的舍堂文化,用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充实校园生活。



岭大校园全景

在岭大就读的三年里,高汶檀去过美国、意大利等不同国家交换,也参加过东京大学、瑞士卢赛恩高等专业学院的课程和项目,这些经历不仅开阔眼界,也让她横向对比不同国家制度和文化的差异。

本科阶段的尾声,高汶檀还要学习一门特殊的顶点课程,“它要求我们把过去三年学过的课程、做过的项目和交换经历整合起来,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也对求职和申请研究生有帮助。”回顾这一切,她不禁感慨:“原来这三年我改变了这么多。”

在采访中,秦泗钊描绘出理想学生的画像,“是兼具人文温度与数字锐度的探索者”。他进一步指出,岭大的育人框架中,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特定技能,更重要的是建立“可迁移的认知架构”。当人工智能改变知识生产模式时,学生能更快重构能力组合;当新兴职业涌现时,他们能更好适应未来的职场。

数据科学学院大三学生张曾嵘,就深刻体会到了这种“跨专业”培养的意义。他在选修《京剧与昆曲》课程时,将数据科学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结合起来,研究“数据科学在京剧与昆曲中的应用”,一是将数字技术应用在音视频的修复,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宽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

同时修读数据科学和哲学伦理课程,或在数字艺术项目中融合编程与美学,是岭大学子的常态,也是当下文理融合的必然趋势。秦泗钊的教育目标十分清晰,“岭大要培养的不是单向度的技术专家,而是能够驾驭技术变革、理解其社会影响、并以人文精神引导创新方向的未来领袖。”

他观察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每年培养超过1100万名大学毕业生,然而接受博雅教育的学生在总体中仍占较小比例。为了推动博雅教育的发展,岭大还将深化与内地高校的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岭南大学要做的不是追赶潮流,而是成为潮水的方向”,秦泗钊说。

作者:曾敏婷

编辑:马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新刊 | 辉瑞在中国的三件大事

新刊 | 辉瑞在中国的三件大事

新民周刊
2025-11-01 12:18:21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在英国认罪,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赃款归谁?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在英国认罪,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赃款归谁?

红星新闻
2025-10-31 19:22:44
面对约基奇合计9投2中!暂时结束了,杨瀚森...

面对约基奇合计9投2中!暂时结束了,杨瀚森...

左右为篮
2025-11-02 13:15:47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2 07:55:28
颜丙燕一袭金袍亮相北影节 没靠滤镜 没喊口号 转身让整个红毯安静了

颜丙燕一袭金袍亮相北影节 没靠滤镜 没喊口号 转身让整个红毯安静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2 01:51:21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极目新闻
2025-11-01 21:44:00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2007年后出生的人终生不得吸烟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2007年后出生的人终生不得吸烟

新京报
2025-11-02 10:31:05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0:09:19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卷史
2025-11-01 16:30:36
全运会单打抽签尴尬解了!樊振东陈梦皆列第4 女单争冠更具开放性

全运会单打抽签尴尬解了!樊振东陈梦皆列第4 女单争冠更具开放性

劲爆体坛
2025-11-01 09:34:06
NBA战报:活塞122-110独行侠,杰伦-杜伦33+11+2

NBA战报:活塞122-110独行侠,杰伦-杜伦33+11+2

懂球帝
2025-11-02 12:58:19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王爷说图表
2025-11-01 22:38:46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不再反对和平统一,但开出放弃台湾的两个条件!

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不再反对和平统一,但开出放弃台湾的两个条件!

朔方瞭望
2025-11-02 09:56:14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

人民网
2025-11-02 06:07:36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 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附股)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 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附股)

蓝色海边
2025-11-02 10:02:39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网际风行
2025-10-30 07:18:43
2025-11-02 13:32:49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3642文章数 20706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026年忻州市第八届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征集活动来啦!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旅游要闻

沪杭文旅再携手!佘山度假区带着“上海之根”的诗意来到杭州西湖畔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