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61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研制成功爆炸。科学家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使用算盘、计算尺等传统计算工具完成大量复杂计算,最终实现技术突破。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撤走,中国完全依靠自主科研,克服技术封锁和自然灾害的挑战,硬是突破美苏的封锁,成为拥有原子弹的大国。其后,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氢弹原理的突破性试验,是公开宣布氢弹成功爆炸的半年之前。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颗氢弹空投试验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从核分裂到核融合,中国仅用了32个月,速度远超美苏两国。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国防安全。相关事件被改编为电影《横空出世》(1999年上映),在银幕上重现科研与军队人员在西北荒漠的奋斗历程。
![]()
中国在地球上《横空出世》,是从61年前的今天开始。《横空出世》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为背景,展现了在极端艰苦环境下,科研工作者与军人如何以不屈精神完成国家使命。它体现了民族尊严与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苏联撤援美国封锁的条件下,中国在技术空白中起步。科研人员用算盘、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处理庞大数据,战士们在罗布泊喝盐碱水、啃菜叶,以血肉之躯对抗荒漠。
电影中的冯石将军说 : “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道出民族压抑百年的心声。“从来家国两难全,此身许国难许卿”,道出电影中的科学家许光达对妻子亏欠的心声。影片如实地反映集体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未过度突出个人,而是聚焦群众集体。艰苦戍边的军人、隐姓埋名的科学家、胼手胝足的后勤工人。
戈壁滩的飞沙走石、物资短缺,反衬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赤诚。物质虽匮乏,精神却丰盛,在极端环境下的信仰力量战胜一切。“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们也要顶住”,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突破技术封锁。原子弹的意义,不仅是武器,更是民族生存权的保障。“真理只在导弹射程之内”,此言不虚。
影片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止戈为武。没有足够的防御力量,就没法捍卫民族的传承、正义的声音。在豺狼的面前,没法和它讲理,定要一枪打死。中国摆脱国际核威胁和核讹诈,一直继承“两弹一星”精神,在科技领域不断自主创新,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安稳。
《横空出世》是一部令人深感震撼、对历史充满敬意和温情的作品。它带领我们回溯中国知识分子和部队官兵研制原子弹的艰辛历程,展现了科研人员的日夜钻研、战士和后勤人员的艰苦劳动。在61周年值得纪念的今天,笔者近日在网上重看这部电影,谨以本文致敬他们的奉献与坚守。
电影中,以陆光达为首的科研团队和以冯石将军为首的部队官兵,其人物原型来自邓稼先和张蕴钰。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他是留学归国科学家,与杨振宁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同窗好友。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罹患癌症而逝世(1986年,62岁),生前隐姓埋名,其伟大贡献直至去世后才被公开。张蕴钰是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志愿军三兵团参谋长,曾参与上甘岭战役。他主导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建设,是原子弹工程的重要组织者。
民族精神的力量贯注于《横空出世》。那是刻苦耐劳、不畏艰险、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一次又一次奋起,历久弥新,反映中国人的坚韧,体现中国人的智慧。为了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不惜牺牲。它启示我们 :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人依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横空出世》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感恩先辈无私付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中国人的励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励志教育对个人成长、事业发展和心理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励志精神有助于激化我们的踔厉奋发、提升我们的抗压潜能。励志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励志精袖塑造个人成长。在教育领域,学校如何开展励志教育(例如榜样激励、“挫折教育”等相关理论),怎样与批判思维相辅相成,可以提升新一代奋发向上的积极性,避免内卷不作为。励志精神是推动个人、社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值得教育界和文化界结合名人故事和“人生逆袭”,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励志的积极作用。
![]()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2021年9月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主题推广曲《如愿》,由王菲演唱,钱雷作曲,唐恬作词。歌曲以深情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致敬为祖国奉献的父辈们,传递了家国情怀与时代传承的主题。电影中的一个单元,背景是60年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初创期。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中,一位母亲(火药雕刻师)以诗歌向孩子解释父亲的使命,体现科研人员的坚忍与奉献,展现父辈的奋斗与牺牲,以及他们的精神如何被后代继承,最终实现“山河无恙,烟火寻常”的盛世愿景。这首歌以细腻的歌词和空灵的旋律,传递对父辈精神的传承与敬意,饱含对未来的期许。
“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 ,父辈用生命照亮后人的方向,自身却隐没于历史中。“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 是后辈的承诺,继承父辈的信念,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后人的祈愿与决心,既是对父辈付出的回应,也是对未来行动的宣言。“盛世” 的今天,是父辈用血汗换来的和平年代,后人需继续守护与开拓。“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宏观的国泰民安与微观的平凡幸福,皆因父辈的牺牲得以实现。
父辈的理想在当下成为现实,他们的英灵仍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天边的月,心中的念,你永在我身边”;时空交织,迭代传承,精神相守,眼眸相望。我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望向更远的未来,充满无穷的盼望。迭代永恒的情感联结,即便生死相隔,信念依然传承,个人情感升华为集体记忆。回首来时路,父辈赋予我们温暖而克制的力量,不过分悲情,引发出共鸣;是最好的励志教育。
《横空出世》跨越时代的宏大叙事,升华为时代精神的象征。谨以本文,再一次致敬以邓稼先和张蕴钰为代表的父辈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