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布《5G 地空通信 (ATG) 航空互联技术体系白皮书 1.0》(共 15 页),该白皮书系统阐述了 5G-ATG 作为航空宽带接入重要技术路径的优势,勾画其发展愿景与技术规划,详解端到端技术体系、标准化进展及航线试验成果,为航空互联产业提供参考,助力我国从 “民航大国” 迈向 “民航强国”。
一、航空互联网现状与趋势
技术路线对比:航空互联有星基(机载卫星通信)和陆基(ATG)两种路线,5G-ATG 通信高度 6-12 公里、单机带宽 420Mbps、空口时延 20ms,且建设与单机改造成本更低,更适配国内超 80% 的内陆航线;卫星通信虽覆盖全球,但成本高、时延大,短期难大规模商用。
市场前景:全球航空互联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欧美普及率超 50%(美国超 80%),而国内覆盖率不足 6%;2024 年国内民航旅客运输量 7.3 亿人次,超 60% 旅客愿有偿使用机上网联服务,商业潜力巨大。
政策与产业支持:2018 年起工信部、民航局陆续放开机上上网限制、明确 5G-ATG 技术路径,2025 年工信部修订无线电频率规定,为民航 ATG 应用铺路;产业链上下游积极跟进,上游中兴、华为等研发设备,中游中国移动建试验网,下游成都航空等改装机型。
二、5G-ATG 核心技术与挑战
五大核心挑战:一是飞机 800-1200km/h 高速移动导致超大多普勒频偏;二是需 300km 超广域覆盖,路径损耗与时延大幅增加;三是 6-12km 巡航高度下传统天线存在覆盖空洞;四是空地干扰复杂,需兼容多系统;五是三维动态场景下传统仿真评估失效。
五大技术突破:新算法(多级频偏预补偿)克服高速干扰;新空口(20ms 长周期帧结构)实现超广覆盖;新站型(双阵面 / 垂直超广角 AAU)解决高空覆盖空洞;新技术(航迹追踪动态 “点灯”)优化空地干扰;新方法(三维全域评估模型)提升立体评估精度。
三、标准化与试验进展
标准化成果:国际上 3GPP R18(2024 年 6 月冻结)首次定义 5G-ATG 增强技术,国内 CCSA 完成基站 / 终端标准立项,民航局发布 CTSO-2C610 草案规范机载设备,形成多维度标准体系。
航线试验成效:中国移动获 4.9GHz 试验频率,建成 “成都 - 敦煌 - 吐鲁番” 西部航线试验网,覆盖优化后平均 RSRP -107dBm、SINR 9.8dB,飞行测试上下行峰值速率达 73/353Mbps,切换成功率 100%,4K 直播、在线游戏等业务体验接近地面。
报告总结与启示
报告明确 5G-ATG 是当前国内航空互联的最优技术路径,通过技术突破、标准完善与试验验证,已具备预商用条件,近期可依托国产大飞机推进国内航线落地,中长期将与卫星通信融合实现全球覆盖。这启示我们,航空互联需产业链协同 —— 通信企业持续技术攻关、民航与工信部门完善政策标准、航司与设备商深化合作,才能加速破解 “飞行信息孤岛” 问题,推动我国航空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助力 “智慧航空” 建设。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