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全身健康时,有一扇常常被忽略的“窗户”正亟待呵护——那就是我们的眼睛,尤其是隐藏在眼球后部的、至关重要的“眼底”。它不仅决定了我们视觉的清晰度,更是全身健康状况的预警系统。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犹爱林强调:“许多眼底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一旦发展到中晚期,对视功能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坚持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是守护光明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
眼底:眼球后部的“精密显示器”
很多人熟悉角膜、晶状体,但对“眼底”却感到陌生。犹爱林副主任解释道:“眼底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总称,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或‘图像传感器’。它包括视网膜、黄斑、视神经、脉络膜和血管等关键结构。我们能否看清东西,看清多少细节和色彩,最终都取决于眼底是否健康。”
这片区域承载着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的核心任务,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直接导致视觉质量下降,甚至失明。由于眼底深藏于眼球内部,常规的眼部外观检查无法窥其全貌,必须通过专业的眼底镜、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设备才能进行有效观察。
潜伏的“视力小偷”:常见眼底病不容小觑
犹爱林副主任介绍,在众多眼底疾病中,有几类尤为常见且危害巨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病):这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渗漏、闭塞,引发视网膜缺血、水肿、新生血管,最终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造成视力严重丧失。“糖尿病患者是眼底病的绝对高危人群,”犹爱林强调,“确诊糖尿病后,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并坚持每年至少复查一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黄变):黄斑是负责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的核心区域。随着年龄增长,黄区可能发生萎缩(干性)或出现异常血管生长、出血水肿(湿性),导致视物变形、中心视野出现暗点,阅读、识人脸困难。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
![]()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中风):类似于脑中风,这是视网膜血管的栓塞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是主要危险因素。它可导致视网膜广泛出血、水肿,引发视力突然下降,后续可能继发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问题。
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眼球轴长过长,视网膜被动拉伸变薄,如同被吹得过大的气球,极易出现视网膜裂孔、变性区,进而发展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这是一种需要紧急手术的眼科急症。
视网膜脱离:指神经视网膜与下方的色素上皮层分离,感光细胞失去营养支持。患者常先有飞蚊症增多、闪光感等前兆,随后出现视野缺损,并迅速扩大。若不及时复位,将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高危人群:您的眼睛需要“年检”守护
基于上述疾病特点,犹爱林副主任明确指出以下几类人群应被列为眼底病高危人群,必须将年度眼底检查纳入健康管理“必修课”:
糖尿病患者:无论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均需定期检查。
高度近视者(≥600度):视网膜脆弱,需定期监测。
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健康与眼底血管状况密切相关。
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龄是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有眼底病家族史者:部分眼底病有遗传倾向。
长期吸烟者:吸烟是黄斑变性的明确危险因素。
“很多患者来就诊时,视力损伤已经非常严重,追问病史才发现他们早已属于高危人群,却从未做过专业的眼底检查,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犹爱林惋惜道,“眼底检查是无创、快速的。通过一张清晰的眼底照片,医生就能观察到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的细微变化,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科学防治:守住光明的防线
面对眼底病,预防与及时干预同等重要。犹爱林副主任给出以下建议:
控制原发病: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这是防治相关眼底病变的基石。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遵循“20-20-20”法则(每看20分钟,向20英尺外远眺20秒)。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撞击。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维生素C/E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玉米、鸡蛋黄);戒烟限酒;适度锻炼。
警惕危险信号:一旦出现无痛性视力骤降、视物变形(如直线看成波浪线)、眼前有固定黑影遮挡、飞蚊症突然加重或伴闪光感,必须立即就医。
信任专业,定期检查:切勿轻信不科学的宣传或拖延就医。高危人群的“一年一眼检”是底线,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更短的复查周期。
![]()
同时,犹爱林副主任提醒:眼睛是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通道,而眼底的健康是这条通道畅通的保证,不要等到视线模糊,才追悔莫及。将眼底检查纳入您的年度健康计划,为自己和家人的清晰“视界”投资,这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健康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