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案例库是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多元解纷类案检索平台,收录由全国四级法院和部委、调解组织经过层报后评选入库的具有参考示范作用的案例。
近日,临汾市尧都区法院案例《患儿家属与某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调解案》,蒲县法院案例《曹某与亢某离婚纠纷调解案》和汾西法院案例《任某与张某民间借贷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尧都区法院入库案例
患儿家属与某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调解案
——医调委发挥专业优势调解患儿死亡医疗纠纷
入库编号
D2025-161-1-376-072
关键词
民事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患儿死亡 医疗机构责任承担 专业调解+法院指导
基本案情
患儿于2023年2月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嘱患儿回家服药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服药后未见好转,当日再次到医院就诊。医生查看后嘱其维持原治疗方案。下午,患儿发生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患儿家属认为医院延误病情,未及时收住院治疗,造成患儿死亡,存在严重过错,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医方认为急性喉炎是幼儿常见的急症,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诊疗过程符合规范,不承担赔偿责任。据此,医患双方发生纠纷。
处理方式方法
双方矛盾激烈,家属不同意将患儿尸体移至殡仪馆。医院及时联系医调委,由医调委到医院现场与患儿家属沟通,稳住家属情绪,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经过沟通,患儿家属接受患儿死亡现实并同意调解。随后,医患双方向医调委递交调解申请书。
案件受理后,调解员分别对医患双方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在法院指导下组织召开调解会。患儿家属认为患儿死亡是医方延误所致,医院则认为患儿当时病情相对稳定,可以居家雾化治疗,其死因可能是孩子回家喂食过程中呛食导致。双方对患儿死亡原因存在很大争议。经过耐心沟通和解释,双方在法院建议下第一时间将病历资料进行封存并决定启动尸检程序确定死因。期间,调解员仔细研读病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患儿初诊时医院已诊断为急性喉炎,但对此病的危险性评估不足,未及时收治入院给予相关治疗存在一定不足。法院与医院负责人沟通,讲明法律相关规定。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患儿死亡原因是由疾病导致。双方对此结论无异议。之后医调委委托专家委员进行评估,认为医院与患儿死亡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应承担主要责任。 调解员在法院指导下再次组织调解会,将医学专家技术分析意见告知双方。医院认识到在诊疗过程中确有过错,表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患儿家属对立情绪有所缓和,愿意接受调解方案。最终,就医疗损害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处理结果
医患双方达成调解,并签署调解协议。该协议已履行完毕,纠纷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解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7条、第1218条、第1221条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24条、第26条、第31条、第33条、第39条
解纷要旨
在医疗过程中,医疗风险客观存在。本案中,患儿家属面临丧子之痛,情绪极为激动。调解此类纠纷,一方面要发挥专业调解作用,通过鉴定、专家评估等方式,及时确定医院对医疗事故是否具有过错,并以此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先安抚好家属情绪,紧扣“情”“理”“法”三个关键字做好调解工作,提高家属对调解组织的信赖度;另一方面,法院要加强指导,通过释明法律规定,提供类似指导判例,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增强调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专业调解+法院指导,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来源: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