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事儿有意思不?足球巨星大卫·贝克汉姆,就是那个踢一脚任意球能征服全世界的大帅哥,最近居然被一只长着九颗尖牙、歪嘴坏笑的“小怪物”给难住了。为了买到一个叫LABUBU的潮玩,他竟然从澳门一路追到了上海,这事儿在网络上简直成了热梗,好多网友都说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抢不到心爱之物的样子。
![]()
这事儿得从10月11日说起。当时贝克汉姆在澳门参加NBA活动,抽空就去逛店想买个LABUBU玩偶,结果你猜怎么着?没买到!空手而归。想想那场景也挺逗的,绿茵场上的万人迷,在潮玩店门口也跟咱们普通人一样得面对“售罄”的尴尬。
![]()
你以为他放弃了?那可没有。到了10月14日,贝克汉姆人到了上海参加活动,结果心心念念的还是那只小怪兽。有网友就在上海来福士广场的泡泡玛特门店偶遇了他。可惜啊,运气似乎还是差了点儿,有人看到他逛完以后又是空着手离开的。从澳门到上海,这股执着劲儿,还真让人有点感动。
![]()
不过,故事的结局挺温暖的。就在14号晚上,转机出现了。贝克汉姆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照片,他可算是拥有了一个LABUBU!不过这个LABUBU来头不一般,是个特别定制款,穿着曼联的7号球衣(这可是贝克汉姆的经典号码),身上还背着个小足球。据说,这个宝贝是粉丝送给他的。折腾了一圈,最后还是靠球迷的“神助攻”圆了梦,这份心意估计让小贝也挺开心的。
![]()
你可能好奇,贝克汉姆为啥对这么个小玩意这么上头?其实啊,他可不是一时兴起。人家早就是LABUBU的老粉丝了。今年5月份的时候,他就被拍到背包上挂着一个LABUBU的挂件。而且,他的宝贝女儿“小七”也送过他LABUBU的周边产品。这么一看,他这次这么执着地想买到,是不是也想给女儿个惊喜,或者纯粹是自个儿真喜欢?这就说得通了。
![]()
那么,这个LABUBU到底什么来头,能有这么大魅力?它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商业产品。它的“爸爸”是香港插画家龙家升(Kasing Lung),最早是他在2015年的绘本《The Monsters》里创造的一个角色,灵感还来自凯尔特传说中一种调皮捣蛋的森林精灵“布卡”。设计师龙家升故意把它设计得“不完美”,破耳朵、歪牙齿、带着点野性的眼神,这种独特的“丑萌”感,反而一下子击中了如今年轻人追求个性、不想被定义的心理。
![]()
等到2019年,泡泡玛特把LABUBU放进盲盒里销售,它可就彻底火了。这盲盒啊,真是个“神奇”的发明。每个盒子就像一场概率游戏,常规款可能平均14个里能抽中1个,而隐藏款的中奖概率可能低到168分之一。这种“不知道下一个会开出什么”的随机惊喜感,特别容易让人上瘾。很多人就跟“赌一把”似的,抽了一个还想抽下一个,总觉着下一个就是隐藏款。这也导致一些特别稀有的款式在二手市场上被炒到难以置信的价格,比如联名款有过一万五千元的天价,难怪有人戏称“买LABUBU堪比理财”。
说起来也挺巧,就在贝克汉姆逛店的前一天,10月13日,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也跑到上海参观了THE MONSTERS(LABUBU所在的系列)十周年的巡展。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和LABUBU的“亲生父亲”龙家升还亲自接待,带他看了原创手稿和各式产品。库克也挺开心,收到了一只特别为他准备的、拿着iPhone的LABUBU玩偶。两位大佬级人物,一个科技巨头,一个足球明星,几乎同时关注到同一个潮玩IP,这足以说明LABUBU现在的火爆程度已经超越了玩具本身,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了。
![]()
咱们再往深里想想,为什么一个“丑萌”的小玩具能让人这么疯狂?对很多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来说,LABUBU可不只是个摆设。它那种调皮、不讨好、带着点小叛逆的性格,正好成了他们情绪的一个出口。在现在这个压力山大的社会,花几十块钱买个盲盒,拆开那一刻的期待和惊喜,就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像是一种情绪的慰藉。而且,拥有它,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稀有款,也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像是进入某个兴趣圈子的“通行证”。
![]()
再说回贝克汉姆这事儿,一个国际级的体育硬汉,这么公开地、甚至有点“狼狈”地去追求一个可爱的玩具,其实也悄悄改变着我们对传统男性气质的看法。他不再只是那个肌肉、奖杯和胜负的化身,反而展现了温柔、热爱生活甚至有点“萌”的一面。这种形象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更亲切了。就像现在很多体育明星,比如泰森展现慈父的一面,库里力推母婴健康,都说明一种新型的、不回避柔软情感的男性气质正在被大家接受和喜爱。
当然啦,这股热潮背后也有需要冷静看待的地方。限量、隐藏、炒作,让一些潮玩脱离了情感价值,滑向了投机游戏。有人通宵排队,有人花大价钱在二手市场搏杀。不过,泡泡玛特公司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正在拼命扩大产能。听说现在光毛绒玩具一个月的产能就是去年同期的十倍以上,能达到3000万只左右。供给上来了,一些曾被炒上天的LABUBU产品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也就慢慢回落了。这对真心喜欢的玩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
回过头看,贝克汉姆这段小小的“追娃记”,表面看是名人趣闻,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复杂的消费文化、年轻人的心理需求,甚至社会审美的变化。潮玩可能会过时,但驱动人们去追求、去收藏的那种对快乐、对归属感、对表达自我的渴望,是不会变的。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为自己喜欢的一个手办、一本小说或者一张唱片而心生欢喜时,我们和那个在泡泡玛特店里认真寻找的贝克汉姆,并没有什么不同。
![]()
(完)
内容和图片都是从互联网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权,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满,请联系我,我一定及时删除,谢谢大家了!
~~~///(^v^)\\\~~~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