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孩子买零食?”这问题一抛出来,能在家长群吵成一锅粥。有人说“坚决不买,全是添加剂”,有人叹“买了也白买,这娃咋还跟饿狼似的?”
![]()
就像有位家长吐槽的:“我家娃零食从没断过,可看见别人吃东西,眼睛直勾勾跟雷达似的,地上掉块饼干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捡起来塞嘴里,跟几百年没吃过饭似的!”这场景是不是特眼熟?你越藏着掖着,他越觉得那包薯片是人间珍馐,跟特工盯目标似的,满屋子找你藏的巧克力。
![]()
想起网友说的童年糗事:为了瓶橘子味小饮料,给女同学倒了好几个月垃圾,最后还得掏1.5块“赎身”。这不就是“越禁止越疯狂”的活例子?小时候被管太严的,长大了不少都成了“零食报复党”——大学室友桌上永远堆着小山似的零食,薯片饼干巧克力管够,说起来就叹气:“小时候我妈看见零食跟见了毒药似的,现在我就得天天吃,吃够本!”
![]()
最逗的是有些家长,自己小时候揣着几毛零花钱,在小卖部买辣条吃得津津有味,现在轮到自家娃,突然化身食品安全专家:“这个有防腐剂,那个有色素,不能吃!”可转头就忘了,当年自己啃的“唐僧肉”说不定连生产地址都没有。现在的零食再怎么说,配料表至少明明白白,总比当年那些“三无产品”靠谱吧?
![]()
其实,零食,堵不如疏。你越把它当洪水猛兽,孩子越把它当宝。不如大大方方摆出来,告诉娃“饭前不能吃,一次不能多”。说不定等他觉得“这破饼干随时能吃到”,反而没那么馋了。
![]()
![]()
就像我邻居家,每周给娃发“零食预算”,让他自己选想吃的。刚开始娃天天买糖,吃两天就腻了,后来居然主动要酸奶和坚果。你看,有时候不是孩子嘴馋,是咱把零食的“神秘感”抬太高了。
![]()
![]()
说到底,零食就是个吃的,犯不着上升到“教育成败”的高度。只要别影响正餐,让娃偶尔过过嘴瘾咋了?总比他将来上大学,抱着零食桶报复性狂炫强吧?毕竟,谁还没为口吃的干过点傻事呢,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