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中学历史教材,基本都是介绍清朝的负面内容,例如文字狱、专制强化以及清朝后期的割地和赔款。于是乎,大部分国民对清朝的第一印象就是“耻辱”,提到清廷就是“腐败无能”“软弱”。人们基本不会去想,清朝这么多土地是怎么来的?清朝前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
因此,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就成为了许多人的知识盲区。而在学术界,出版的清朝书籍基本都是一本正经叙述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开疆拓土的内容只是泛泛而谈,不是很准确,也不深入。最近,有《清朝战争全史》出版,但内容繁杂、行文规矩而枯燥,价格偏贵,不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还好,2024年,群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逐北征西:清帝国的“大一统”时代》。作者为冯文鹏,是一位非常善于写通俗历史的作家,主要的著作还有《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前清风云录》《17世纪的内亚大博弈》等。
这本《逐北征西:清帝国的“大一统”时代》在知乎盐选专栏的评分高达9.4,热度30多万。此书讲述了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的女真崛起历史,主要侧重了军事和开疆拓土方面。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清朝入关之前和蒙古各部的斗争,入关后和准噶尔汗国、沙俄的战争,全面介绍了清朝从一个边疆民族政权发展为亚洲第一帝国这一波澜壮阔的开拓史。
![]()
从一个东北的部落联盟,扩展成为雄据东亚的巨型帝国,满清的成就除了放在汉人明王朝的背景下之外,还应该置于全球背景下,与各草原势力(蒙古,准噶尔甚至西藏)、北方俄罗斯、南方的海洋势力(郑氏集团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才能窥得全貌。在这个过程中,满清合并或者击退了上述势力,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也奠定了中国的版图。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立足于中国视角,却采取了世界视野,让我们看到了满清立国过程的复杂和伟大。——郭建龙
该书对于战争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其中,采用一手资料,抽丝剥茧,有广度,也有深度。比如写清朝和蒙古的战争,不仅仅会写清朝的战略安排,人员安排、后勤调动,还要对蒙古各部的来龙去脉、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和内斗,以及蒙古和清朝之间的关系和博弈写的明明白白。
此书还有许多篇章专门介绍清朝的军事制度,武器装备。以前,人们总以为清朝就是以射猎为主,因而在战场上除了用刀枪就是弓箭。然而,此书却考察了每次战争的武器动员,并从整理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清朝的火炮、火枪等武器装备情况。在清朝和准噶尔的战争讲述中,作者还会讲述双方的对阵示意图,让读者能够设身处地感受战争的氛围。
![]()
![]()
全书不仅写东亚大陆的历史,还会涉及许多世界史的内容,融入了全球史观。例如,在写清朝和俄罗斯的博弈中,会全面介绍亚欧大陆的局势,俄罗斯几百年的扩张历程,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的扩张方式。在写清朝和蒙古的斗争中,不仅仅局限于清朝和蒙古方面,而是将清朝、俄罗斯、蒙古、准噶尔、西藏等方面综合起来写,让人们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了解各大势力之间的联系。
![]()
如果你认为作者写清朝的开疆拓土就是专门为清朝歌功颂德,那就错了,作者不仅仅写了清朝的正面,也叙述了清朝许多负面内容。例如,写清朝入关初期,就专门讲述了清朝的五大弊政,全书力图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不带历史的偏见,适合每一位作者。
《逐北征西:清帝国的“大一统”时代》在行文上没有学术作品一般的规矩和呆板,也没有小说一般的荒谬。此书内容虽然不是学术论文,但是却写的严谨,逻辑性强。行文风格比较亲切,就如同一位有经历、有故事的老兵给人们详细讲述过去的历史,从容不迫。内容不晦涩,也不会刻意去制造幽默。读进其中,就感觉自己深入其中,进入了那个时代。
![]()
此书内容十分充实。原本在盐选专栏上有15万字,出版为纸质版的时候扩充为了40万字。拿在手中满满都是厚重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