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原本因中东局势濒临取消的峰会,却被朱拉尼强行推进为一场“换人”交易,他带着重磅“见面礼”飞赴莫斯科,要和普京谈一笔划时代的买卖。
俄军重返叙利亚,换阿萨德的人头,听起来像开玩笑,但背后的算盘并不轻松:到底是普京心软,还是朱拉尼押错了注?
这趟朱拉尼的“突袭”莫斯科,可不是为了谈风凉话。他不等“俄罗斯阿拉伯峰会”另定日期,干脆单刀赴会,直接敲响克里姆林宫的大门。
目的很明确:他想让俄军正式重返叙利亚,作为重建国家、维系秩序的“安全锚”,别误会,这可不是免费送地盘。
朱拉尼开出的是一份双赢的“大礼包”:俄军不仅可以继续使用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赫迈米姆空军基地,还能在叙利亚新一轮政治重构中占据“合法军力”的位置。
这两个基地,对俄罗斯来说,可不是普通的驻点,而是中东棋盘上最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路透社早就指出,塔尔图斯是俄罗斯在地中海的不沉航母,而赫迈米姆则是俄空军在中东的“空中堡垒”。
为什么朱拉尼愿意冒这个险?说到底,是被西方“晾”得太久,叙外交部已经公开表达不满,认为欧美国家嘴上说援助,实际上却把叙当成了“烫手山芋”,眼看着国内经济崩塌、重建无力,朱拉尼只能转身向东,寄希望于普京的“实用主义”。
但朱拉尼这趟俄行,真正想换的,不只是基地和重建资金,他最想要的,是普京松口,把阿萨德交出来。
这是一个政治大难题,朱拉尼掌权以来,口口声声承诺要对阿萨德进行审判,叙利亚新政府也已经发出正式通缉令,放话“绝不让战争时期的罪责被遗忘”。
这话说出口,就像把自己钉在了十字架上,现在如果收不回阿萨德,国内民意、反对派、国际观察者都不会买账。
可问题是,阿萨德如今正在俄罗斯“避风头”,俄外长拉夫罗夫已经明确说了,俄罗斯不会让阿萨德成为“卡扎菲第二”,他们不接受那种“西方主导下的司法处决”。
在普京看来,阿萨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笔政治资产,是俄罗斯在叙利亚投入十年资源和军事力量换来的“战果”,引渡他,就意味着俄罗斯默认自己过去十年的中东政策失败,普京这口气,咽不下去。
俄媒分析得更直白:阿萨德的存在,是俄罗斯在中东维持影响力的“最后一张王牌”,一旦交人,不光是叙利亚,连伊朗、黎巴嫩、也门等地的亲俄势力都会产生动摇,这不是政治妥协,这是地缘崩盘。
朱拉尼想要阿萨德,但又离不开俄罗斯的安全保护,而普京要保阿萨德,也需要叙政府的“合法性”来维持驻军的合理性,尴尬的是,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却又都不敢踩得太死。
克里姆林宫内部其实也在考虑“折中方案”,比如,允许俄罗斯部分撤军,换取叙政府在引渡问题上暂时搁置;或者通过经济援助、能源合作让朱拉尼“转移注意力”。
而朱拉尼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他最近在一场内部会议上松口说:“追究历史责任,要考虑现实代价。”
这句话,被不少分析人士解读为“留了后路”,也许他并不真的打算把阿萨德送上审判台,只是要一个“象征性成果”。
从环球时报等多方报道来看,朱拉尼的策略是“先稳住普京,再慢慢做局”,他知道,普京不可能在明面上交人,但如果能在叙国内实现政治清洗、削弱阿萨德残余势力,那也算是变相完成承诺。
朱拉尼和普京的这场会面,表面上是“送基地换人”,实则是一次中东地缘政治的大洗牌,从敌对到合作,从战场到谈判桌,叙利亚的剧本正在被重写。
如果这场交易真的成立,西方在中东的干预模式可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问题也远没有结束,阿萨德这个“定时炸弹”,就算被藏起来,也总有一天会被重新提起。
朱拉尼押宝普京,能换来短期的安稳,但未来能不能稳得住,还得看这盘棋,谁能忍到最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