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开放的时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盲从的时代,更是一个让很多人失去独立精神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独立思考的借口。
![]()
人生中越是在紧张的时候,越是要留出来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给身体松绑,让思想与身体同步。身心合一是原神归位的最佳状态,“致富在于术不在于勤,利在于局势不在于力耕”。强调的就是智慧、策略和对局势的把握比体力勤奋更重要。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讲的重点就是谋划,就是用分析法精心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用综合法制定出实施方案,所谓“倒行逆施”就是运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也”。这些原则如何正确的运用,它们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的方法论。在没有开始之前已经胜算在握,一旦开始实施,就有必胜的把握。这就是多算胜,少算不胜,事如棋局,操盘者谋定而后动,而非是拍脑袋的一时兴起。
![]()
独立之精神不是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反倒是从谏如流,集思广益之后的深思熟虑。历史上最为绝妙的一对例证就是项羽与刘邦,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有万夫不当之勇。为将者是万人敌,可是他是为帅者,角色定位的错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再加上对于将士吝啬奖励军功,终是连唯一的谋士范增都不能容,离他而去。而自己呢?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后乌江自刎,被分尸垓下。
![]()
再看刘邦,手无缚鸡之力的泗水亭长无勇无谋,却能从谏如流,放权于各级官员,虽屡败屡战,终垓下一战定乾坤。如果没有在韩信要求封“假齐王”的时候从谏如流,封了一个真齐王,就没有韩信后来的十面埋伏,一举灭掉项羽,成就刘邦的汉家天下。此一事,就是将韩信与项羽放在同一水准,而刘邦对于项羽就是降维打击,刘邦知道,攻必胜吾不如韩信,那就放手让韩信去,这就是一代雄主的胸怀与气魄。
![]()
项羽一生战无不胜,但是垓下之战,一战殒命,胜又何用?刘邦一生败绩,垓下之战一战,分尸项羽完成了帝王之业。
![]()
刘邦独立之精神在于他后来总结的一段话:
汉高祖刘邦成功秘诀自述:得天下后,刘邦宴请群臣,让大家总结成功经验。大臣们都说是因为刘邦为人大度、赏罚分明。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说起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保证军队的后勤,我不如萧何;带领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而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仅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他能不失败吗?”群臣叹服
![]()
在运用人才上刘邦能够排除外在的流言蜚语,用人得当,这种独立之精神,成就了他。
![]()
现实生活中信息爆炸,如何保持独立之精神,就是一种稀缺的能力。众多的信息之中,选择与判断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