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汽车业内自媒体红色星际称,吉利集团旗下智能驾驶公司“千里智驾”,将与芯片设计公司爱芯元智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将爱芯元智的芯片硬件与千里智驾的先进算法进行深度适配与协同开发。
此举被视为千里智驾在确立算法优势后,补齐“软硬一体”版图的关键一步,意在为L3级自动驾驶及Robotaxi的宏大目标铺平道路。
奔驰砸钱,华为大将操盘,揭秘“千里智驾”的豪华天团
千里智驾(全称“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为整合内部智驾力量而成立的旗舰团队,其内部整合了原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旷视科技旗下的“迈驰智行”团队,总规模达3000人。
![]()
完成整合后,千里智驾在算法层面已初步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并迅速成为行业焦点。今年9月25日,公司公告称,梅赛德斯-奔驰以每股9.87元的价格,斥资13.39亿元人民币战略入股,成为其第五大股东,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在人事布局上,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于今年6月正式加盟,出任联席总裁。王军在上任后随即发布了面向全行业的“千里智驾1.0”解决方案,并明确提出“千里智驾是一个独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定位。
其“千里智驾1.0”方案根据算力不同,分为基础版(100 TOPS)、专业版(200+ TOPS)和旗舰版(高达700 TOPS),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多样化需求。
千里智驾的未来路线图也十分清晰:瞄准L3的“千里智驾2.0”方案计划于今年年底发布;而以Robotaxi为核心的3.0方案,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在全球18个城市实现超过1000辆车的规模化部署。
万事俱备,只欠“芯”,千里智驾的唯一命门暴露了?
尽管在软件和算法上雄心勃勃,但千里智驾的宏伟叙事中仍缺少关键的芯片环节。在当前高阶智能驾驶领域,“软硬一体”已成为头部玩家的共识。例如,华为提供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Momenta在自研芯片上取得进展,地平线也已发布基于其征程J6P芯片的城区方案HSD。
对于不自研芯片的千里智驾而言,寻找一家能够紧密配合其算法迭代的芯片公司,成为必然选择。
![]()
行业普遍认为,自动驾驶的竞争正从L2+的“前哨战”转向L3与Robotaxi的“大决战”。L2+阶段,智驾方案的商业价值释放有限。而L3和Robotaxi的实现,则有望催生出千亿美金估值的行业巨头。为迎接这一终局,特斯拉、国内新势力及头部智驾公司均在积极储备下一代技术,其核心之一便是将芯片算力提升至数千TOPS级别,以支持更强大的算法模型。
为控制数千TOPS芯片带来的高昂成本,业界倾向于采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或DSA(领域专用架构)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要求算法与芯片之间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协同。过去那种智驾公司普遍采用英伟达等通用芯片的模式,未来可能面临挑战。
一个想上高地,一个急需神助攻,千里与爱芯的“阳谋”
在此背景下,千里智驾与爱芯元智的合作传闻显得顺理成章。
![]()
对于爱芯元智而言,该公司过去几年凭借其M55、M57等10TOPS算力级别的芯片,在L2级辅助驾驶,特别是商用车领域,以高性价比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若此次能与千里智驾成功牵手,无疑将是其获取高阶智驾市场“门票”的绝佳机会。千里智驾及其背后的吉利汽车生态,将为其提供一个强大的顶级客户与广阔的应用平台。
对于千里智驾来说,与爱芯元智这样的伙伴合作,可以避免从零开始自研芯片的巨大投入和风险,同时获得一个能深度定制、敏捷响应其算法需求的芯片“帮手”,从而加速其“软硬一体”战略的落地,在通往L3和Robotaxi的激烈竞赛中占据有利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