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普通外科成功为一名合并罕见血管与喉返神经变异的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手术团队不仅完整切除肿瘤,更成功保护了患者的发声功能及甲状旁腺功能,实现了肿瘤根治与保证生活质量的完美统一,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该患者为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就诊,外院穿刺病理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诊至第九医学中心后,术前颈部增强CT检查提示了更为棘手的情况:患者不仅甲状腺左叶存在癌变病灶,其右侧锁骨下动脉还存在罕见的解剖变异——右头臂干缺失,右侧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左后壁并绕行食管后方,右侧颈总动脉也直接发自主动脉弓。
![]()
▲颈动脉图
“这种血管变异如同埋藏在手术路径下的‘暗雷’,”主刀专家、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李成林解释道,“更关键的是,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表明,此类血管变异常伴随喉返神经走行异常,即‘喉不返神经’。若术中误伤,将导致患者术后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失声,给手术增加了极高的风险。”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普通外科专家团队并未贸然手术,而是立即启动深度术前评估与多学科研讨。团队反复研读患者影像资料,精准预判术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点,并制定了详尽的手术预案。为确保万无一失,团队决定术中联合应用神经监测技术与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技术,为手术安全装上“双保险”。
手术按预案进行,专家团队成功切除左侧甲状腺及峡部。他们运用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技术,完好保护了三枚甲状旁腺,避免了术后低钙血症风险。术中发现右侧气管食管沟内未见喉返神经,团队沉着应对,沿迷走神经走行区探查,最终找到罕见的“喉不返神经”。该神经未绕行锁骨下动脉,而是在甲状软骨中部直接从迷走神经发出。手术团队在狭小空间内精准操作,完好保护了这一神经。术后患者声音正常,未出现声嘶、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症状。
“此例手术的成功,是现代外科技术赋能精准医疗的生动实践。”普通外科主治医师黄镇介绍,“术前CT的精准判读让我们提前洞悉了隐藏的解剖风险;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如同‘导航仪’,为我们精准指引神经位置;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技术则像‘火眼金睛’,让肉眼难以分辨的甲状旁腺无处遁形,大幅提升了功能保护的成功率。”
![]()
据了解,喉不返神经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文献报道右侧发生率仅约0.3%-0.8%,左侧更为稀少。此类手术不仅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更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对罕见变异的高度警惕性。
此次复杂甲状腺肿瘤的精准治疗,体现了第九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在甲状腺疾病诊治领域,尤其是处理复杂、疑难病例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与深厚学术底蕴。团队始终秉承“生命至上,精准微创”的理念,不仅致力于为患者切除肿瘤病灶,更将保护器官功能、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实现了“治癌”与“保功能”的双赢。
主管|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 第九医学中心
撰稿 |黄 镇
刊期 | 第2957期
总编:熊 刚
主编:史艳菊
编审:张 密 李笑一
编辑:刘超英
邮箱:jfjzyy01@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