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转自:法制日报
近日,一则“新疆哈密戈壁滩‘为人民服务’大字遭到破坏,网友驱车2000多公里修复”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不久前,该视频博主在查看卫星地图时,偶然发现位于哈密戈壁深处的“为人民服务”巨型大字周围出现了异常的圆形痕迹,与之前的历史图片进行对比后,确认此处遭到了破坏,于是决定进行修复。最终,博主与几名朋友用27车、重达20吨的砂石,修复了这些“伤疤”。目前,驾车漂移致标语被破坏车主已找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物质形态。这些字是先辈们用铁锹和尺子写给天空的导航和后人的路标,驾车漂移等破坏行为不仅损害了戈壁景观,还是对历史的轻慢、对先辈奉献精神的亵渎,更是对法律底线与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任意损毁公共设施或公私财物,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若破坏行为情节严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例如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戈壁无言,精神不朽。博主与朋友自发驱车千里修复,热忱与担当令人感佩。这种自发的保护意识和行动,是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公民责任的主动承担,与破坏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提醒和警示我们每个人,任何社会行为都应有边界,任何对历史不敬、对公共财物肆意破坏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法律的遵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照耀前行之路。
策划:宋胜男
文字:邹星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