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纳贤才这个问题,今天我产生一个自认为更加深刻的理解,我觉得这一举措内含着中国特有的大国智慧。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噗嗤一笑,对我说的不屑一顾。这很正常,毕竟我是一个普通人,名不见经传,连个黄V都没有。
但是,如果这话出自某些大V之口,肯定会有人点赞支持,说我说得有道理,高人一等,不愧是某大学的学者、教授。
然而事实上,某些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说胡话,信口开河,甚至公然撒谎、造谣,在网上也是常见之事,举不胜举。
所以先不要以人废言,且往下看看,看我是怎么说的,如果认为我说得纯属扯淡,再笑话也不迟,说不定你笑不出来呢?
![]()
在谈广纳贤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招贤纳士的典故,即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这说的是燕昭王。
燕昭王为了振兴燕国,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郭隗就给燕昭王讲了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这里不再赘述。后来郭隗让燕昭王把他当作“马骨”,拜为老师,给他优厚的俸禄。
后来,燕昭王广纳贤才的名声就传开了,大家都想,像郭隗那样的人都被重用,何况比郭隗强的人呢?于是贤士纷纷前往。
后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就差一点把齐国给灭了。
![]()
从这里可以看出,树立一个海纳百川、广纳贤才的名声非常重要。这个名声,代表着开放,代表着诚意,也代表着信任。
当年闻声而去燕国的人,肯定很多,但是真正被委以重任的不多。然而就那几个足以使燕国强大起来,帮助燕国取得胜利。
可是,如果没有千金买马骨,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会去燕国吗?很明显是不会去的,他们不会相信燕昭王广纳贤才。
因此,只有树立一个招贤纳士的名声,连一般话才能的人来了都能够得到好处,真正有才能的人自然也就乐意来了。
现在的广纳贤才,有人说门槛低,不是高级人才。可一来,这就是马骨嘛;二来,这是青年科技人才,还可以进步的嘛。
试想,如果这些踏着低门槛进来的青年科技人才在中国都能取得成就,那些高级人才是不是就争着前来?是不是这个理?
![]()
而且要知道,直接招聘高级人才是要付费的,而且那需要很多钱,可是现在这些来的贤才,是他们自费来的,不花钱。
这些人来了之后,没有真本事,钱花完就哪来哪去了,有真本事的人,在中国打拼,时间长取得成就,就离不开中国了。
而且,这件事有一个时间点很重要,能够产生对比效果,即中国是在美国那个限制政策之后广纳贤才的,一正一反很明显。
对比之下,国际看到了美国走向封闭、失去自信,而中国走向开放、更加自信。这种对比效果,产生的意义是划时代的。
实际上,这就可以当作一个崛起的标志,当作中国和美国不同历史走向的一个分水岭。然而,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这一点。
至于实际放进来的人,放进来多少人,这就像水龙头一样,还不在于自己?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名单,这是中国划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