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乌克兰安全局特别行动中心与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协同发起无人机袭击,精准打击克里米亚地区多处俄罗斯目标,包括石油港口以及变电站,引发能源设施连锁损伤与区域电力波动。
![]()
据乌克兰安全局通报,此次袭击中至少5个油罐被无人机击中,费奥多西亚港口随即燃起熊熊大火。
据社交媒体流传的现场视频显示,油库区域火光冲天,浓密黑烟在数公里外清晰可见,当地居民证实“城市多个角落都能看到跳动的火苗”。
紧急救援人员虽迅速赶赴现场,但受火势蔓延速度与储油设施爆炸风险影响,灭火作业进展缓慢。
![]()
这已是乌克兰一周内第二次对费奥多西亚发动精准打击。
据克里米亚“风电报”频道消息,10月6日的首次袭击已造成油库12个油罐损毁,而此次再遭打击后,这座储油能力达25万吨的克里米亚最大燃料枢纽基本陷入瘫痪。
作为俄罗斯黑海物流网络的核心节点,该油库不仅为驻克里米亚俄军提供燃油补给,还承担着黑海舰队舰船油料保障任务,其停运将直接影响俄军南部战线的后勤支撑能力。
![]()
俄罗斯国防部在后续声明中表示,10月12日晚11时至13日早7时,俄防空部队共摧毁并拦截103架从乌克兰境内发射的无人机,但未明确提及费奥多西亚油库遇袭细节。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次设施受损情况作出具体回应。
不过从美国航空航天局火灾监测系统数据可见,费奥多西亚港口区域存在多处高温火点,与社交媒体视频呈现的灾情相互印证。
![]()
此次袭击进一步凸显乌军“能源绞杀战”的战略意图。乌克兰安全局明确宣称,将持续开展类似行动,通过打击俄罗斯军事、后勤及经济核心设施削弱其战争潜力。
乌克兰总司令此前声称,乌军系列袭击已导致俄罗斯炼油能力下降21%,国内部分地区已出现明显燃料短缺。
分析指出,费奥多西亚油库的连续受损,将加剧俄军前线装备油料供应压力,同时可能影响克里米亚民用燃油市场稳定。
![]()
值得注意的是,乌军此次同步打击变电站的战术颇具针对性。
卡法变电站作为“俄罗斯-克里米亚能源桥”关键节点,遭袭后直接导致辛菲罗波尔及周边地区电力中断,而双重打击模式既削弱俄军后勤,又干扰民用基础设施,形成“军事-民生”双重施压态势。
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非对称作战,已成为乌军削弱俄军实力的核心手段。此次袭击消耗的无人机成本不足百万美元,却造成俄方数亿美元级损失。
![]()
目前,费奥多西亚油库火势已得到控制,但设施修复需至少数月。
国际能源机构指出,随着乌克兰对俄能源设施打击频次增加,全球能源市场已出现波动预期。
而俄军虽在克里米亚部署S-400防空系统,却仍难以应对无人机集群突袭的“蜂群战术”,这场围绕能源命脉的攻防战或将深刻影响俄乌战局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