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以来,在司法实践中愈发常见。2022 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帮信罪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对 2022 年帮信罪进行解读,以期为相关法律从业者及公众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2 年初,在湖南衡阳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在朋友的介绍下,接触到了一个所谓“轻松赚钱”的项目。对方称,只要李某提供自己名下的多张银行卡,并帮助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转账、取现等,就会给予高额报酬。李某起初有所犹豫,但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还是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李某按照对方的指示,将自己的 5 张银行卡提供给了上线,并根据对方发送的转账信息进行操作。短短一个月内,李某的银行卡流水高达数千万元,涉及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最终,李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2022 年 5 月,衡阳某高校学生张某在网上看到一则兼职广告,声称帮忙刷信誉就能赚钱。张某想着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赚取一些额外收入,便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要求张某在一个专门的刷单平台上进行操作,每次完成任务后会返还本金并给予一定佣金。
张某在该平台上进行了多次刷单操作,累计刷单金额达数十万元。后来,张某得知这些刷单行为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但为时已晚。原来,该刷单平台背后是一个诈骗团伙,利用张某等众多刷单者的银行卡进行资金流转,实施诈骗活动。张某因涉嫌帮信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帮信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在案例一中,李某虽然最初有所犹豫,但在高额报酬的驱使下,对其行为可能帮助他人实施犯罪有一定的认识,并且积极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案例二中,张某在参与刷单时,虽然一开始可能并不清楚背后是诈骗犯罪,但在后期得知可能违法后仍继续操作,同样体现了其主观上对行为违法性的明知,符合帮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1. 为犯罪行为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案例一中,李某提供银行卡并帮助进行转账、取现操作,属于为犯罪活动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案例二中,张某参与刷单,为诈骗团伙的虚假交易提供了信誉支撑,属于为犯罪提供帮助行为。
2. 情节严重。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常见的情节严重情形包括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等等。案例一中李某的银行卡流水高达数千万元,远远超过了二十万元的标准,属于情节严重;案例二中张某累计刷单金额数十万元,也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
2022 年帮信罪的犯罪主体不再局限于特定职业或人群。像案例一中的李某是普通社会人员,案例二中的张某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都因不同原因陷入帮信犯罪。此外,一些网络技术人员、个体商户等也可能因不经意间为犯罪提供帮助而触犯帮信罪,这反映出帮信罪在犯罪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随着网络监管的加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如案例中的刷单平台,表面上以正常兼职的形式吸引他人参与,让行为人难以察觉背后的犯罪意图。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货币、加密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进行资金流转,增加了司法机关侦查和认定犯罪的难度。
帮信罪往往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紧密相连。在案例中,李某的行为帮助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张某的刷单行为为诈骗团伙提供了作案条件。犯罪分子通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犯罪产业链,各环节相互配合,危害极大。
一旦被认定构成帮信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帮信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案例中的李某和张某都面临着刑事处罚,不仅个人自由受到限制,还会对其家庭和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1. 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辨别能力。公众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法律后果,不轻易相信所谓的“轻松赚钱”项目,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陷入犯罪陷阱。如案例中的李某和张某,就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被高额报酬迷惑,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 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不要随意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等借给他人使用,防止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络平台上泄露个人信息。
3. 谨慎对待网络兼职。在面对网络兼职信息时,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其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要轻易参与一些看似简单却报酬过高的兼职活动,如案例中的刷单行为,很可能就是违法犯罪的幌子。如果对兼职活动存在疑问,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或报警。
2022 年帮信罪案件的频发警示我们,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潜在受害者或参与者。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读,我们了解了帮信罪构成要件、特点以及法律后果,希望能引起公众的重视,提高法律意识,共同防范帮信罪的发生,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司法机关也应不断加强对帮信罪等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