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任雨风)在第三届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上,90后小伙刘冠玉的《母亲的故事之炸油条》等充满温情的剪纸作品,打动了许多专家和观众,并获评第三届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
![]()
刘冠玉是徐州剪纸的第三代传承人,他手中这把剪刀的启蒙老师,正是他“母亲的故事”系列作品里的主角——吴素云。童年时,母亲手把手教他剪鞋花、枕顶花、肚兜花。从“龙凤呈祥”到“榴开见喜”,上百种传统吉祥纹样在剪刀下诞生,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民间工艺的种子。
![]()
![]()
剪纸,最初是母亲传给他的技艺,后来也成为他怀念母亲的特殊语言。“这个作品只剪了53幅,因为我母亲只活了53岁。”刘冠玉说,自己喜欢剪身边的故事,最初剪的就是母亲的故事。他把母亲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母子间的共同记忆,一一剪进了作品里。比如一家人包饺子的场景,他用传统的锯齿纹表现饺子的形态,案板、面剂、馅料等都跃然纸上。躲雨、看作业等熟悉的生活场景,也都化作视觉叙事。
![]()
“母亲的故事”系列作品完成于他大学三年级到四年级的两年间。那时他白天上课、打工,晚上回到宿舍便沉浸在剪纸世界里。在无数个静谧的夜晚,他一边构思,一边剪制,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一点点镂刻进这53幅作品中。正是这份源自生活的真实情感,让他的作品超越了技艺本身,拥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
“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我懂得剪纸传统的东西是什么;大学时我主修视觉传达设计,又掌握了现代的表达。”刘冠玉说。这种传统为根,现代为用的创作理念,让他的作品既有民间艺术的质朴深情,又具备符合当代审美的视觉张力。
![]()
2024年,刘冠玉的剪纸作品《日常纸记》入选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终评,这是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从身边的故事出发,他的剪纸艺术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