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畅 水清 岸绿 景美 人和| 民勤河湖长“联治”绘就碧水新画卷
“快看,又是一群水鸟!”深秋的青土湖波光粼粼,27.65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上,芦苇摇曳,候鸟翩跹。西渠镇村民魏育新站在岸边感慨万千:“谁能想到,这曾是干涸半个世纪的风沙口,如今成了‘候鸟天堂’!”这抹沁人心脾的“民勤绿”,正是河湖长联动共治结出的硕果。
![]()
青土湖波光粼粼 候鸟翩跹
近年来,民勤县坚持系统思维,以“五赋两转一打造”美丽幸福河湖创建为引领,持续擦亮河湖生态底色。如今,这些焕发新生的河流与湖泊,不仅自身恢复了健康,更编织成一张守护整个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网”。
要实现“沙窝变明珠”的生态逆袭,健全高效的治理体系是根基。民勤县以“河长制”促“河长治”,构建起覆盖县、镇、村三级河湖长责任网络,创新推出“河湖长+检察长+警长”联动机制,让司法监督、执法力量与日常管护“攥指成拳”。每季度开展“三长”联合执法巡查,有效破解单打独斗难题,形成强大监管合力。
在织密“责任网”的同时,科技也为河湖守护装上了“智慧大脑”全县布设77处视频监控“天眼”,结合无人机空中巡查,正编织起“天眼+地巡+人防”的立体化监管大网,对重点河段、敏感水域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科技,正让每寸水土的守护,更快、更准、更有力!
守护河湖清晏,关键在行动。民勤县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持“清存量、遏增量、动态清零”。各级河湖长扛牢责任,具体行动见实效。民勤县河湖管理中心副主任吴建福介绍:2025年累计巡河巡湖2725次,对全县行洪河道开展巡查2次,共排查整治“四乱”问题3个,清理河道垃圾68吨、打捞水面漂浮垃圾91.5吨,河湖面貌持续向好。
持续地投入与攻坚,最终化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红利。民勤县持续实施防洪治理工程,石羊河累计建成防洪堤防15.54公里、主槽护岸8.65公里,防洪和生态修复能力不断提升。“以前汛期提心吊胆,就怕淹了庄稼房屋。现在有了这坚固的防洪墙,睡觉都踏实!”蔡旗镇月牙村村民姚天龙的话语,道出了防洪治理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安全感。
![]()
石羊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
放眼望去,石羊河,曾经的“沙窝子”已蜕变为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红崖山水库,17.45公里防洪堤巍然屹立,7.1公里生态护岸绿意盎然。青土湖地下水位较治理前回升1.15米,周边形成了127平方公里的宝贵旱区湿地。仅2024年,就通过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3480万立方米,蔡旗断面过站径流达3.74亿立方米。曾经吞噬绿洲的风沙口,如今碧波重现,成为候鸟迁徙的“服务区”。
这幅亮眼的生态图景,藏着民勤人接力护河、共守家园的力量。“巡河时不光捡垃圾,还要给乡亲们讲讲保护河湖的知识。”蔡旗镇村级河长金红基边清理岸边杂物边说。如今,“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活动常态化开展,“护河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前石羊河畔杂草乱、垃圾多,现在专人管、环境好,来玩的游客都多了!”村民的切身感受,正是民勤河湖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
每一条流淌的河,每一片泛波的湖,都是民勤抗击风沙、守护绿洲的“生命线”。从石羊河畔的草木葳蕤,到青土湖的候鸟翔集,从防洪堤上村民踏实的笑容,到志愿者弯腰拾捡垃圾的身影,这场“河湖共治”的行动,早已不是单一的治理工程,而是刻进民勤人骨子里的“生态基因”。
精细管理与智能监控,让每一滴生态水都精准滋养绿洲,让每一段河道都承载起民生幸福。如今,这片沙海中的绿洲,正以水为笔、以治为墨,在石羊河的蜿蜒处、青土湖的波光里,持续绘就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幸福画卷。(记者:仲春燕)
编辑:李玉红 审校:李筱 责任编辑:李禄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