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部神话故事是哪部著作?许多人给出的答案是《山海经》。但是,如果您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山海经》根本就不是神话著作,而是一部上古地理志,是记录真实地理的地理书;将地理书列为“神话著作”,自然是大错特错了。
《山海经》为什么被有些人列为神话故事?因为他们读不懂《山海经》,所以将《山海经》视为神话著作。犹如古人不懂日食、月食,而认为是“天狗食日”或“天狗食月”,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很是可笑,古人如果知道我们因为读不懂《山海经》而说是神话故事,古人也会笑出声来。
《山海经》分为两部分内容,《山经》和《海经》。《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又称《五臧山经》,记载的是天下的山系山脉。《海经》分为《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主要记载的是海内外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传说。
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山海经》是被明确列为地理著作的,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才开始被列为语怪小说,近代更是被直接列为神话著作,其原因就是他们实在读不懂《山海经》了。如明代胡应麟称《山海经》为“古之语怪之祖”,清代纪晓岚将《山海经》称为“小说之最古者”,民国学者则将《山海经》列为神话书籍并延续至今。
虽然现代人多认为《山海经》为战国时人所作,但古籍明确记载《山海经》为“五帝”末期辅佐大禹治水的伯益所作。并且,如果《山海经》是战国时期的著作,现代的我们不可能读不懂,距离战国只有数百年的郭璞更不可能读不懂《山海经》。所以《山海经》应该是4000多年前的伯益所作,但应该经过夏商周的不断增删而留下了后世的痕迹。
正是由于时代太过久远,许多山川河流的名称多有变化甚至几经变化,加之山河地貌也有所改变,导致后世难以将《山海经》记载的山川地理与现实地理一一对应,《山海经》所记载的社会风貌也与后世生活千差万别,以至于被现代社会认为是神话著作。
其实,《山海经》中记载的许多山川河流,依然与现实地理相一致的。比如《西山经》中所记载的华山、少华山、龙首山、白于山、洛河、黄河、渭河、泾河等等,不管是名称还是位置,都与现在基本一致。其他《山经》或《海经》中所记载的岷山、荆山、衡山、泰山、王屋山、太行山等等,也是如此。
中国现代考古似乎也在证明《山海经》所记载的真实性,例如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的一目石像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一目人惊人相似,而四川三星堆遗址更是神奇地出土了《山海经》中记载的青铜神树,它们之前都被认为不可能真实存在的神话。当然,一目人并不是真的只有一个眼睛,更可能是古人的图腾形象。
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要因为看不懂就将《山海经》说成是神话故事书,那是对古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学术的亵渎。《山海经》是地理志,不是神话故事,我们是不是该给《山海经》正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