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至26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全球设计资源齐聚雄安。本次设计周活动紧跟数智化浪潮,设置了AI设计展区,开展了AI设计对接会和雄安设计数智场活动。通过“展览+对接会+前沿趋势讨论”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增材制造对工业设计的变革性影响展开深度探讨。从需求洞察到创意生成,从方案落地到全球出海,两大技术正打破传统设计边界,成为推动河北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众多专家与企业家通过实战经验与前沿观点,勾勒出工业设计的未来图景。
![]()
人工智能重构设计全流程
在设计周系列活动中,AI对工业设计的重塑成为热议焦点。专家普遍认为,AI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贯穿全链条的“协同伙伴”,推动设计效率与创意价值双重提升。
![]()
“AI让设计不再是孤立环节,而是串联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纽带。”北京光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CEO贾如阳以实战案例说明:“传统宣传片制作需数周,AI介入后可实现‘一周产片’,视频成本较传统实拍降低84%,后期制作成本降低85%,总成本降幅超90%。”这种效率提升不仅体现在创意生成环节,更延伸至市场反馈端——AI可整合天猫、京东等多平台数据,对几十套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测试,投放效果预测准确率达70%以上。
贾如阳还强调,数据是设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今天做AI转型,做数智化转型,最重要的有数据,没有数据是没有办法做转型的。”
![]()
鼎道智联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晋渊则聚焦AI交互体验的革新。他表示,95%企业只是尝试了AI却没有规模化应用,核心痛点还是传统OS交互逻辑与AI不匹配,用户需专业提示词才能出好结果。为此,其团队研发AI原生操作系统DingOS,实现“面向意图的交互”:“用户无需学习操作路径,只需说‘生成一款儿童鞋设计’,AI会自动组装智能体、动态生成界面,交付效能较传统OS提升10倍。”
李晋渊认为,这一变革也重塑设计师角色。“设计师不用再预定义每一张图、每一个按钮,而是探索用户使用可能性空间,重点制定规则约束。”
深圳市厚时人工智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孙梦彤则以服装行业为例,展现AI对细分领域的深度改造:。传统的设计模式下,一款服装从设计手稿到成衣需要3周,AI介入后只需48小时内即可完成‘需求输入-方案生成-市场测款-供应链对接’全流程,还能支持2D或3D试穿,精准匹配用户需求。AI通过百万级二维服装数据集与三维图像集,降低设计门槛,让“人人可做个人品牌”成为可能。
![]()
“北美KOL已通过我们的平台快速实现流量变现,利润率提升30%-80%。”孙梦彤介绍道。
增材制造打破工艺边界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AI设计方案的“落地枢纽”,其对工业设计的解放作用同样成为讨论核心。专家们表示,3D打印突破传统加工限制,让“复杂结构成型、小批量定制”成为现实,推动设计从“工艺妥协”转向“创意优先”。
![]()
北京拓宝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成林强调增材制造与AI的协同价值:“AI负责设计优化,比如整体减重、力分布计算,3D打印负责落地实现,二者形成‘AI设计-3D打印制造’闭环。”他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传统制造依赖分体加工+焊接,AI优化后的一体化部件,3D打印可直接成型,消除螺钉、密封等分散设计,1周内可完成传统模式下1-2个月才能完成的迭代;在医疗领域,根据病症3D打印手术模型,解决标准化产品适配性问题,真正实现“所思即所得”。
同时,他也指出行业需突破的瓶颈:“要打通设计-工艺-检测数据链,还要培养设计师的3D打印思维,让创意不被加工手段束缚。”
![]()
北京斯克莱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方雷则聚焦消费品设计的“个性化+出海”机遇。“3D打印无需开模,小批量生产成本可控,特别适合文创、鞋类等细分领域。”他举例,团队为周深演唱会、古装剧定制3D打印服装道具,“实现‘一剧一样’的个性化需求,交付周期大幅缩短”;在鞋类设计上,“全球首款3D打印宝宝鞋、带鞋带一体成型鞋,突破传统鞋底结构限制,还支持设计师工作室‘10万成本启动个人品牌’”。对于出海路径,他分享实战经验:“我们在北美设2000尺实验室,用3D打印生产小玩具、时尚配饰,日产能300单,‘人民币成本+美金定价’,避免全球运输与库存压力,适合‘小而美’的创新模式。”
深圳升华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业则带来技术突破的新视角。其团队提出PEP(粉末挤出打印)技术,将3D打印与粉末冶金结合,解决传统陶瓷“难成型、复杂结构成本高”问题。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半导体领域,实现快速交付,打破了国外垄断。
![]()
他强调,增材制造不仅是工艺革新,更推动设计理念升级,“支持‘结构一体化、形状复杂化、材料梯度化’,让高端材料设计与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协同赋能产业升级
AI与增材制造的协同,正为河北省产业发展带来全新契机。
壹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超指出,AI建模与3D打印的融合是“新型生产力基础设施”:“传统设计师需数天绘制的电动车设计图,AI在2小时内可以生成200张;3D打印则突破工艺限制,美国火箭85%的零件是3D打印的,让零件数量减少100倍。”他看好河北产业潜力:“河北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有深厚基础,AI+3D打印可推动这些产业从‘规模化’转向‘个性化定制’,比如3D打印钛合金自行车配件、定制鞋,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
河北韵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河北深耕工业设计多年的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李晓鹏表示,AI和3D打印已经成为了他们公司的两大助力:“AI把我们的设计师从那些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了。以数据收集为例,之前我们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24小时内就能完成,AI建模与3D打印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流程。以前我们10个人可能一年只能做20个项目,未来可能能做100个项目,整体效率提升了400%。”
正如众多专家所言,AI与增材制造已不再是工业设计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随着雄安新区作为“全球设计·雄安发布”的平台功能日益凸显,全球设计资源持续汇聚,雄安以及河北将在双技术的赋能下,加速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升级,书写工业设计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