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太美了,东方白鹳又回来了。”日前,观鸟爱好者李剑秋在湖北宜城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万洋洲),再次捕捉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身影。这是这一物种连续第二年现身万洋洲,作为对栖息地要求严苛的濒危物种,其“二度回归”,正是当地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
东方白鹳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仅会选择食物丰富、水源洁净、生态优良的湿地环境栖息。2024年1月,它们首次“做客”万洋洲;如今再度回归,用行动为当地生态修复成果 “盖章”。“这只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数圈后落地,在浅水区从容踱步、低头觅食,一点儿也不怯生。”万洋洲管理处工作人员毛祥介绍,东方白鹳夏季在北方繁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会南迁越冬,“宜城湿地的优良环境与充足的鱼虾资源,刚好成了它们中途停歇、越冬的理想家园。”
事实上,东方白鹳“恋上”万洋洲,只是当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万洋洲已记录到鸟类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4种(含中华秋沙鸭、黑鹳、青头潜鸭、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1种。
这样的生态转变,源于宜城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度践行。近年来,当地将湿地保护纳入区域生态发展核心规划,通过种植芦苇、香蒲等本土水生植物修复湿地植被,利用生态浮岛与微生物净化技术改善水体质量,同时严格管控周边工业排污与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作为全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中线的重要驿站,万洋洲更通过设立汉江生态资源保护协同工作站,整合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力量,构建起“多部门联动、全时段守护”保护体系,如今的万洋洲不仅让东方白鹳放心 “留居”,更吸引中华秋沙鸭、黑鹳等珍稀鸟类群体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候鸟选择在此栖息、中转或繁殖,生物多样性的提升与生态环境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