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已至,莘莘学子告别了悠长的夏日时光——有人旅行开阔眼界,有人实习积累经验,也有人静心休整、沉淀自我。每个人都在这个假期里收获了不同的成长。而在大家暂别校园的日子里,南开大学亦如一位默默耕耘的匠人,悄然完成了一场从环境到气质的深度焕新。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环境一直是关乎衣食住行的头等大事,南开大学好不好?便跟随小编步伐一探究竟。
![]()
踏入南开校园,总会先被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气息所环绕。这个暑假,许多熟悉的地方悄然换了新颜:八里台校区专家楼、工会小礼堂及汉语言文化学院南院室外道路“脱胎换骨”,总计4300平方米的坑洼变坦途;励学路和乐群北路等主干道新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等待着学子们轻快踏行;津南校区理科食堂东侧商业街连廊也变身成为防滑耐磨又美观的通道,与未来的美食烟火气相伴相生。脚步所至,皆是从容,这些变化虽不张扬,却实实在在地托举起日常的舒适与便利。
而更令人期待的是,一座新三食堂即将亮相八里台校区,不仅将带来天南海北的经典风味,更作为“数字南开”的重要场景,通过智能系统显著提升就餐体验,静待学子归来“炫饭”。
![]()
而南开的精神,始终浸润在每一寸土地之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不仅刻在石头上,更流淌在南开人的血脉里。从张伯苓先生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到如今南开强调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这座学校始终鼓励学生既要有胸怀家国的大格局,也要有踏实做事的小细节。与此同时,爱国三问主题广场也正在紧张改造中。今年恰逢老校长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90周年,广场以主题雕塑为核心,配套灯光系统,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文化空间,让巍巍精神在具象的场景中可感、可触、可传承。
![]()
漫步校园,你会发现许多建筑悄悄披上了新衣:第二主教学楼外墙粉刷一新,更加明亮整洁;21斋、第一食堂、中心实验室等建筑外墙色彩变得温暖怡人;第二主教学楼后广场、原校医院旧址转身为绿意盎然的开放广场——微风拂过,树影婆娑,这里将成为又一个读书、思考、放松的好去处。
![]()
不仅如此,宿舍区的升级也充满了诚意。西区公寓多个宿舍门栋内部墙面、顶棚重新粉刷,卫生间洁具、灯具、晾衣杆等纷纷换新;津南校区学9、学3、教2的淋浴间完成了地面、墙面和吊顶维修,水流更畅快,空间更明亮;多个宿舍楼屋面防水工程赶在雨季前完工,显著提升了保温隔热效果和室内舒适度。八里台校区西区公寓北院区还全面更换了自来水管道,用水品质与运行效能得到全面保障。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居住体验,让宿舍真正成为学子们休憩、充电的温暖港湾。
![]()
可以说,南开大学的校园既是一幅写满历史的画卷,也是一座始终在生长、在更新的桥梁。它不追求浮华的装饰,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严谨而自由的学风、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布局,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了一片可驻足、可思考、可奔跑的天地。而当你融入南开的生活,更会理解,所谓“环境”,从来不只是风景,是一种陪伴、一种启迪,是一所大学最深沉、最持久的语言,亦是学校默默书写、从未停笔的深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