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前越南驻北京大使馆武官、前防空兵作战部部长、前第二总局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郭海良上校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关于1979年中越战争问题上,他表示,其实早在2月17日开火之前,中国就已经发动了一场信息战和心理战,在战争打响前让高层产生严重的误判,不仅让越南的宣传系统陷入瘫痪,也是中越边境战争越南应该吸取的最大的教训。
一、前线越军紧绷的神经
1978年12月底,中国政府向全世界表明自己立场:中国在忍无可忍之下,不得已决定对越南发起一场有限时间、有限地域的自卫还击战。
声明发布不久,中央军委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以及昆明军区高层参与会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会议结束后,许世友等人立即返回军区,并着手下达通知,传达中央指令。
彼时,中国要“教训”越南的声音已经在国际社会传播的沸沸扬扬。西方情报机关的相关人士称:北京方面这次是认真的,他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绝不仅仅是吓唬越南。
与此同时,美国侦察卫星也对中国边境军事部署做了公开报道,《纽约时报》称,中国在边境广西、云南两个方向部署了2个集团军。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
1978年12月中旬,广州军区、昆明军区经中央军委决定部署,以广西、云南东西两线为主要兵力部署,开始集中兵力调动部队。密密麻麻的车道上,整齐划一的坦克部队、机动车队、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强大的空军部队正在协同行动。
此时,中国方面在中越边境调集的部队有17个正规师,约22万余人。除此之外,还有后勤部队、预备役等,总兵力约55.5万余人。
如此庞大的队伍足以能够支撑我军发起一场有限的自卫还击战。然而,《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对越作战前夕,我军也不遗余力的向越军发动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心理战。
1978年12月28日,一道紧急密令从河内传往越北边境一带,几支越军主力也紧急被调往边境。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24小时都不准离开指定位置,违者军法处置。”
此时所有越军阵地上的士兵严阵以待,每一个哨位都有人时刻紧盯,他们的目光集中在对面中国境内,稍微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让越军士兵紧张的差点扣动扳机。一些士兵甚至盯着被风吹过的草丛大喊:
“中国军队打过来了!”
然而,事后却发现是自己吓自己。
![]()
越军阵地上的紧张不断持续,直到12月30日这天,紧张气氛达到顶点,一线越军部队全部到位,指挥所内的电话更是此起彼伏,不断有消息传向河内。
此时,一线阵地上的越军都在枕戈待旦,似乎接下来即将迎接一场大的战役。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天过去了,越军从早上紧紧盯到晚上,中国方面这边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越方阵地上的士兵彻底傻眼,一个个的愤恨不已,不断抱怨大骂。
可是,就在越军以为情报有误时,河内再次发出一次战斗警报。随之而来的越南边境也再次手忙脚乱。
然而,时间过去了一周,中国方面还是没有进攻的迹象,越南边境上的越军却乱成一锅粥,导致越军士兵疲惫不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河内高层却依然嘴硬的不肯承认自己还没开战就已经在心理上输了。
2月7日,法新社发自河内一篇报道:
“.…..越南表示绝不会惊慌失措……”
2月12日,越南《人民军队报》发表社论:
“…..企图给我们教训的人,应该记取美帝国主义在越南教训。”
越南表面的“强硬”态度,无不说明越南当局内心极度的不安和紧张。“难道中国真的要打越南”?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压力,河内上下紧绷神经。
中国到底打不打越南,中国什么时候进攻……?一系列的疑问让河内每个人提心吊胆,神经紧张。边境线上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让所有人闻风色变。
随着距离越南情报部门获得的“中国进攻”时间越来越远,越南边境却又因为另一个重要人物的决策而失去了先机。以至于战后有人称这位重要人物“背叛”了越南。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二、战前降低警戒决策
1979年2月16日,郭海良突然接到前线指挥官,时任国防部长文进勇命令:将所有作战警戒级别降至二级。
听到这一结果的郭海良大吃一惊,他感觉不可思议,作为一名熟悉中越双方空军力量的将领,双方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7分钟的飞机路程。如果将防空警戒线降至二级防御,一旦发生战况,越南空军将无法及时做出反击动作。
彼时,时任越南空军政委阮春茂要求按照文进勇指示,下达执行命令。但郭海良坚决认为此命令不符合越南当时的战略要求。对此,他毅然来到作战部,要求向文进勇亲自解释。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办公室人员却表示,文进勇等人已经搭乘专机,前往柬埔寨。
怎么办?命令已经下达,到底是执行还是不执行呢?所有越军将领也十分矛盾,最终阮春茂提出:既然不能下达命令,就让战士们在战场上休息吧!
此时,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依然无法阻挡中国军队全线进攻的准备。而就在第二天早上,22.5万中国解放军在炮火的支援下,迅速向越南一线阵地发动进攻。
这样的举动让越军措手不及,一是,长期处于战备的高度紧绷的神经刚刚松下来,中国军队就发起了进攻,二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时刻,文进勇等指挥官却离开了前线作战所,前往柬埔寨?
如此矛盾之下,一些人甚至将矛头对准文进勇,认为其故意在战前将警戒线降至二级,而且提前离开作战指挥所。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文进勇的这番举动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文进勇作为黎笋集团核心人物,反华急先锋,一直支持黎笋“排华反华”行动,在越南投靠苏联,剑指中国时,文进勇也在其背后出力不少,顾名思义,说文进勇“背叛”了越南,不过是极少数人为战后越南的失败找台阶罢了。
至于文进勇战前离开前线,前往柬埔寨,这与其自以为是的态度密不可分。
战前,越南军事高层曾秘密召开会议,会议由越南最高领导人黎笋主持。会议上,黎笋十分沉重的说道:
“我十分难过,为什么各位同志不问我一些军事问题,却只问我经济问题……”
当黎笋称越南即将与中国开战问题时,所有人惊呆不已。不过,却并未引起恐慌。因为在会议上,越共政治委员黎德英十分自信的分析了中越边境部署情况,他表示中国想要大举进攻越南,根本无任何胜算,而且中国也不敢发动战争。
在黎德英的口若悬河之下,一些神情紧绷的越军将领开始露出放松的神态,甚至有的洋洋不可一世。不过,也有的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而黎笋在会议上却十分自信的表示:越南军队打了十几年仗,积累了相当多的战斗经验,加上又有苏联作为后盾,即使中国军队真的进攻,越南也能够轻松应对。
![]()
显然,越南当局战前的自信,传达到了每一个越军将领的身上。特别是作为前线指挥的文进勇。在战前部署问题上就暴露了轻敌的缺点。
东线广西方向,越军部署了主力部队的6个师另6个团在第一道防线,兵力主要集中高平、谅山、广宁方向。而第二道防线则集中5个师另3个团部署河北省与北太省。
在文进勇看来,中国军队根本无法突破第一道防线。也根本不会发动真正的战争。然而,现实却是打脸的,就在文进勇浩浩荡荡的前往金边,打算提前庆祝胜利时候,中国方面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1979年2月17日拂晓,数万发炮弹在红色信号弹的指引下,铺天盖地的向越南一线阵地发射,顿时,天空中浓烟滚滚,阵地上满目狼藉。此时,还沉浸在梦境中的越军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越南通讯设备、坑道、堑壕几乎被彻底摧毁,只能靠仅有的无线通讯设备向河内发出新的战场情况。
彼时,河内方面也彻底意识到一个真相:中国军队远比美国人打仗厉害的多,也聪明的多。
战场上任何事情瞬息万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过多兵力伤亡,无疑才是真正的作战高手,而越南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狂妄自大、眼高手低,也正是越南失败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