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传来重大能源建设喜讯——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已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这一被誉为革命老区“超级充电宝”的重大能源工程,于近日正式全面投入运行,标志着河南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站的全面建成,不仅为河南电网增添了100万千瓦的调峰能力,更成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
项目概况与战略地位
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务院批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能源项目,同时也是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作为信阳市和光山县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能源项目,电站总投资65.63亿元,施工总工期为6年(不含筹建期)。该项目自2007年启动规划工作,历经18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和紧张工期等多重困难,顺利实现了全容量投产发电的目标。电站以500千伏线路接入河南电网,主要承担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是河南省首个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也是目前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工程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电站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25万千瓦的立轴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在设计性能方面,电站年发电量达8.57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为11.43亿千瓦时,综合效率达到75%以上。电站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主要建筑物组成。上水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32米;下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75米。输水系统总长度约3288.5米,采用“二洞四机”的布置方式,其中引水系统长约1927米,尾水系统长约1361.5米。地下厂房系统包括主副厂房洞、主变洞、尾闸洞三大洞室,采用平行布置方式,体现了现代抽水蓄能电站的先进设计理念。
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中南院作为设计单位,提供了全过程勘测设计服务,并创新运用BIM+GIS+AI等技术打造智慧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工程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碾压系统和智慧灌浆系统的应用,为4台机组全容量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复杂的地质条件,科学统筹资源,加强全过程管控,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电站于2020年12月10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24年12月12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最终于2024年10月14日实现全容量投产,整体建设进度符合预期目标。
电网调节与环境保护效益
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的“稳定器”和“调节器”,具有显著的调峰填谷能力。电站投运后,每年可消纳过剩电能16亿千瓦时,提供高峰电力12亿千瓦时,有效平抑新能源波动,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在环境保护方面,电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14万吨,相当于种植1.3万公顷森林的碳汇能力。电站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期间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在运行期间,通过优化调度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带动地方发展与民生改善
作为革命老区的重点能源项目,五岳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显著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期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00余万元用于农用地抬填、村庄道路、电力通讯、办学条件、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改善。在就业方面,项目累计聘用临时用工近万人次,让当地百姓切实享受到新能源发展带来的红利。电站的建成投运还为当地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配套工程建设与电网接入
为保障清洁电能可靠送出,配套建设了500千伏送出工程。该工程于2024年2月28日开工,包括500千伏线路工程和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线路全长70.23千米,新建铁塔176基。工程于2024年10月15日投产,为五岳抽水蓄能电站的电力送出提供了可靠通道。国网河南电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全过程管控,科学统筹资源,克服了工期短、任务重等困难,确保工程按期投产,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并网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运行维护与安全保障
电站投运后,运行维护工作成为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定期检查、故障排查和预防性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地下厂房作为电站的“心脏”,设有安装间、主机间和副厂房,配备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监测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技术人员随时待命,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障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电站还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电站运行安全可靠。
对河南电网的重要意义
五岳抽水蓄能电站的投产对河南电网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电网以火电为主,随着用电需求增长和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电站投运后,可为河南电网提供100万千瓦的调峰容量,显著改善电网运行特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电站能够快速响应电网调度指令,在秒级时间内实现启停和负荷调整,有效应对电网突发情况,提高电网事故应对能力。此外,电站还能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河南省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公开文件及河南省发改委官方公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