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地上有个杂工头子叫老王,说是杂工头,其实他本人也只是一个杂工而已,并不是包工头,只不过项目上有事情要安排杂工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找他,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杂工头。
我观察了一下他能成为杂工头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相对更加外向一些,好说话,见谁都客客气气的,还会拿出烟来散,相对而言其他的杂工就没有那么灵活,基本上安排干活就干活,不会跟管理人员有更多的交流。
另一个原因是之前他儿子在项目上做测量员,每天都有联系,一来二去项目上的管理人员也都对他更加熟悉了。熟人好办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老王五十多岁了,有点胖,饭量大,工地食堂用的那种饭盒,他每次都要把装饭的那一边和那个盖子都全部打满,还要按一下,差不多是普通人三倍的量。
2
最开始,老王他们一家人都在这个工地打工,老王和他老婆做杂工,他儿子是大专毕业,在工地做测量员。
去年的时候,儿媳妇怀孕了,老王就和他老婆先回去,老王负责家里的翻修工作,他老婆就伺候儿媳,儿子继续在工地干测量。
等到儿媳生完孩子以后,老王继续回工地干杂工,老婆和儿子回去伺候儿媳的月子和带孩子。
综合老王这大半辈子来看,其实经历很简单,早年的时候为了娶老婆拼命打工,农村盖房子;人到中年又为了儿子拼命打工,帮儿子娶老婆,并且把房子翻修了;现在都快六十了,还继续在工地拼命打工,给孙子攒奶粉钱,基本上没有休息过。
虽然嘴上天天骂儿子没出息,不懂事,老子在打工,自己却在家休息,但还是能看得出来能有今天这个成就,他也已经算是满足了。
这就是很多工地人的一辈子,一生如牛不得闲,得闲已与山共眠。
而且这一辈子,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时间,很少很少,在老一辈的眼里,帮儿子完成娶妻生子的任务,也是他们的人生任务,完不成,都没脸下去见祖宗。
而且这个任务的完成质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与否。
3
其实现在工地上很多工人都是这种思想,也是这种状态,他们出来打工,在工地上干苦力活,干脏活累活,并不都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甚至是为了孙子。
主流一直在推这种家庭责任感,但是放在个体身上我又觉得挺压抑的,把人放在一种无休无尽的轮回和循环当中,就像跑风车轮的仓鼠一样,一直在不停地跑啊跑,但其实只是在原地跑,根本没有跑出那个囚笼。
而且,更可怕的是,父辈们并不想休息,常年的重复工作早就让他们养成了习惯,好像一天不干活,一天不挣钱,就是千古罪人,如果不能帮助子女成家,更是会陷入到深深的自责当中。
为人子女,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尽快结果父母肩膀上的担子,让他们享受几年幸福时光,让自己成为那只跑风车轮的仓鼠。
毕竟,我们念过书,我们经历的时代也更发达,更有可能和机会,跑出囚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