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一个看似简单却让不少单位困惑的问题时常出现:对市直单位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究竟该由谁来决定?又该按照什么程序办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看似简单却颇具专业性的问题。
处分决定权:谁说了算?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这条规定看似简单,却在实践中引发了不少疑问。
以某市住建局下属的住房保障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为例,该中心工作人员小李因违纪需要给予处分,这个处分决定权到底在住房保障中心自身,还是在住建局?
答案很明确:在住建局。
原因在于,虽然《规定》表述为"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但具体由谁决定,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权限来判断。市直部门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通常不具备独立的人事管理权限,其工作人员的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因此,处分决定应由主管部门——住建局来作出。
处分程序:一步步来看
既然处分决定由主管部门作出,那么具体由哪个科室承办?需要上什么会议研究?用什么公章?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必须明确的问题。
承办部门:机关纪委还是人事科?
根据《规定》精神和各级机关实践,这个问题需要区分情况:
如果涉及违纪问题,通常由机关纪委牵头办理;
如果涉及工作纪律、效能问题等,一般由人事科负责;
重大复杂案件可能由机关纪委和人事科共同办理。
某市人社局机关纪委书记介绍:"我们去年处理的一起案件,就是由机关纪委牵头,人事科配合,纪检监察组监督指导,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链条。"
上什么会议:党组会还是办公会?
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具体分析:
政务处分通常上局办公会研究;
涉及党纪处分的需要上党组会研究;
重大复杂案件可能先后上党组会、办公会研究。
某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解释:"我们的实践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处分上办公会研究,科级以上干部或涉及重大问题的,必须上党组会研究。"
用什么公章:行政章还是党组章?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处分的性质:
政务处分使用局行政公章;
党纪处分使用党组公章;
需要同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分别使用相应公章。
相较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的处分规定更为严格和明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具体到市直单位,公务员的处分:
一般由主管部门决定;
承办部门通常是人事科或机关纪委;
必须上党组会研究;
使用局行政公章。
某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强调:"对公务员的处分,程序要求更为严格,必须严格依照《公务员法》和《处分条例》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处分决定被撤销。"
程序要求: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公务员,处分程序都必须严格规范。
调查环节:必须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收集相关证据。
告知环节:在作出处分决定前,应当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当事人。
决定环节: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在适当范围内宣布。
归档环节:处分决定材料应当归入本人档案。
某市卫健委人事科长提醒:"我们曾经有一个案例,因为程序不到位,没有充分听取当事人申辩,最终处分决定被撤销,教训深刻。"
典型案例分析
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下属文化馆(正科级事业单位)副馆长王某,因违反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该案件的处理过程如下:
文化馆发现问题后,向文旅局报告;
文旅局机关纪委牵头成立调查组;
调查组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处分建议;
上文旅局党组会研究决定;
使用文旅局行政公章作出处分决定;
处分决定送达王某本人,并在文化馆宣布;
材料归入王某个人档案。
整个过程严格依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了处分的合法有效。
实务问答:常见问题权威解答Q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处分后,工资待遇如何调整?
A:根据《规定》第三十一条,人事部门应当在作出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岗位、职员等级、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的变更手续。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个以上岗位和职员等级聘用,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
Q2:处分期间是否可以参加职称评审?
A:根据《规定》第七条,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或者工勤技能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Q3:处分决定作出后,当事人不服如何申诉?
A:《规定》第五章专门规定了复核和申诉程序。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处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Q4: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处分与普通工作人员有何不同?
A: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适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规定,处分种类更多,程序要求更严格。同时,领导人员的处分一般需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风险防范:处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 程序风险防范
常见程序问题:未经立案直接调查、未保障当事人申辩权利、未经集体研究个人决定、超期办理处分事项。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完善内部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2 实体风险防范
常见实体问题: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够充分、定性不够准确、处理不够恰当。
防范措施:深入调查取证,集体研究把关,咨询专家意见,请示上级部门。
处分工作政策性、程序性极强,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单位的规范管理。无论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公务员的处分,都必须严格依照权限和程序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在实际工作中,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建议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机构沟通,确保处分工作依法依规进行。毕竟,处分的目的是教育人、挽救人,而不是简单地惩罚人。
规矩成方圆,程序保公正。只有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才能实现处分工作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信息来源:本文由人事工作者编辑整理。
本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含图片)仅限同行学习研究使用,如不慎侵害了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