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烤漆房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按规范需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但台账显示,上次更换已超期七天,这将直接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处理效率。”9月底,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工作人员手持《生态环境保护明白卡》,走进巴东县华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帮扶指导。
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巴东县华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总诚恳回应:“多亏你们及时提醒!近期维修订单集中,工作人员一时疏忽遗漏了更换记录。”他一边翻阅台账,一边当即安排人员现场核查活性炭吸附效果,并坦言:“我们上月刚完成烤漆房废气处理设备更新,但对于设备维护标准及效果评估方法,仍存在认知盲区,你们来得太及时了。”
工作人员来到改造后的烤漆房旁,指着设备显示屏耐心讲解:“您看这组实时数据,VOCs浓度低于60mg/m³即为达标。若数值超标,可能是活性炭需更换,也可能是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此外,废气处理后的排气口需每周用便携式检测仪检测一次,检测数据需同步录入台账归档。”
除关键设备指导外,工作人员还对厂区开展全方位排查:在危废暂存间,提醒工作人员将废机油桶、废旧滤芯等按类别分区存放,并张贴规范标识;在车辆维修工位,建议加装小型集气装置,降低打磨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在厂区出口,细致检查新安装的车辆清洗平台运行状态。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正是巴东县分局摒弃“只提要求、不教方法”传统模式,转而带着解决方案上门,将政策条文具象为企业可直接落地的“实操手册”的创新成果。
事实上,巴东县华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环保升级之路早已启动。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该企业自去年以来投入资金对原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将传统油性漆更换为低VOCs环保漆,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烤漆房加装高效吸附处理装置,使废气处理率从原先的70%提升至95%以上;新建标准化危废暂存间,配备防渗漏、防挥发设施,所有危废均交由具备资质的企业统一处置;在厂区出口设置自动清洗平台,确保维修车辆经冲洗后方可上路,杜绝“带尘带污行驶”现象。
改造带来的变化立竿见影。车间喷漆师傅李工表示:“以前烤漆房一开工,附近居民就会投诉油漆异味,如今更换了环保漆料和处理设备,再也没人反映有异味了,而且环保漆干燥速度快、附着力强,客户反馈维修后的车辆更耐用,我们工作时也闻不到刺鼻气味,效率也显著提升了。”
前来取车的车主王先生也深有感触:“以往来修车,厂区总有一股机油味,地面也较为杂乱。如今再来,车间整洁有序,空气清新了许多,把车交给他们维修,我更放心了。”
这些积极转变的背后,离不开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的全程跟踪与精准赋能。为推动全县汽修企业全面达标,巴东县分局依托“助企环保一件事”服务机制,组织“环保管家”团队为重点行业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诊断服务,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机制,系统排查汽修企业40余家,梳理共性问题20余项,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方案+完成时限”的闭环管理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企业环保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打赢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巴东蓝’成为常态,让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巴东县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来源:恩施州生态环境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