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在17世纪能够成为世界海上霸主,其商业信誉至关重要。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关于船长威廉·巴伦支的。在1596年的远航中,他和船员们被困在北极圈内长达8个月。在极寒与饥饿导致8名同伴丧生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恪守承诺,丝毫未动用船上属于商人的货物——哪怕其中有可以救命的衣物和食品。巴伦支和他的船员用生命捍卫了商业契约,奠定了荷兰人数百年的“信托责任”基石,也铸就了其商业帝国的辉煌。
然而,四个世纪后的今天,发生在中资企业闻泰科技身上的事,却与这种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
![]()
故事很丰满,现实太骨感,那个用生命守护契约的民族怎么了?
近日,荷兰企业法院已下达指令,对闻泰科技控股的半导体公司安世半导体进行干预。该法院发布的紧急措施包括暂停由母公司闻泰科技指派的CEO张学政先生的职务与职权,并要求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冻结该公司对资产、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重大调整。
![]()
他们要求闻泰科技转让股权。荷兰法院的迅速干预,在客观上使得中方股东对企业的合法控制权被悬置。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s制造商,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资料,该公司2024年的收入规模约为147亿元人民币,是闻泰科技全球化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不是光刻机,不为AI芯片,竟为一颗“螺丝钉”?这颗“钉子”到底有多值钱?
从技术角度看,安世半导体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相对成熟的制程领域,如MOS管、TVS等分立器件,其大多数产品制程在0.18微米至0.5微米之间。
业内人士打比方称,如果英伟达的高端AI芯片H100是在硅片上构建一辆完整的“汽车”,那么安世半导体的分立器件则更像是制造这辆车所需的基础“螺丝钉”。
![]()
尽管单个器件技术门槛不如尖端AI芯片,但其在保证工业、消费电子及汽车等领域产品稳定运行方面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期间,市场对这类工业标准品的需求激增,安世半导体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红利。该公司在如何实现海量、稳定、高质量供应方面积累了深厚的“Know-How”(核心技术诀窍),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英国到荷兰,围剿大网正在收紧
这并非闻泰科技第一次在海外遭遇类似困境。此前,该公司计划收购英国最大的芯片厂新港半导体(NWF),但最终被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事实上,NWF也仅是一家工艺落后的8英寸晶圆厂,其技术水平在中国国内甚至可能无法获得政府补贴。从收购功能机代工厂被否,到如今对成熟制程的子公司失去控制,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尤其是在半导体这一敏感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压力下的自主之路,神秘力量在上海临港悄然亮相
面对外部环境的持续施压,闻泰科技已在中国国内加速布局。一座由其大股东投建的12英寸晶圆厂已在上海临港拔地而起,年设计产能相当于100万片8英寸晶圆。
该工厂虽不直接属于上市公司,但与闻泰科技属同一控制人,是其保障中国区产能和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支点。据悉,依托该厂的先进工艺,闻泰已成功打入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供应链,新一代车规级产品预计10月起就将量产出货,以支持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前沿领域的发展。
从巴伦支船长用生命守护契约,到如今荷兰法院对合法股东的权力限制,时代变迁令人唏嘘。对闻泰科技而言,或许唯一的出路,便是在外部的围堵中,坚定地走上一条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