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平时每月跑 50 公里,能去跑半马吗?”“听说跑半马前得跑过 15 公里,是真的吗?” 后台总有朋友问 “跑半马的最少跑量”,作为跑过 12 场半马、带过 30 多个新手完赛的博主,我想说:跑半马的 “最少跑量” 不是固定数,而是根据你的基础来定,但核心原则只有一个 —— 别让身体突然承受超出能力的压力。今天就按 “纯新手、有 10 公里基础、进阶跑者” 三类人群,拆解 “安全跑半马的最少跑量”,附训练框架,新手看完也能照做。
01. 纯新手(0 基础,没跑过 10 公里):每月最少 80 公里,长距离峰值 15 公里
如果你之前没跑过步,或最多只跑过 5 公里,想安全完赛半马,建议至少准备 3 个月,每月最少跑 80 公里,且最后 1 个月要跑 1 次 15 公里长距离。
我带过的新手小林就是这样:3 个月前连 3 公里都跑不完,第一个月按 “跑走结合” 练,每周跑 4 次,每次 5-6 公里(跑 3 分钟 + 走 2 分钟),月跑量 82 公里;第二个月慢慢过渡到连续跑,每周跑 4 次,其中 1 次长距离(从 8 公里涨到 12 公里),月跑量 95 公里;第三个月重点练长距离,先跑 1 次 13 公里,2 周后跑 1 次 15 公里,赛前 1 周减量到 10 公里,最后半马用时 2 小时 58 分,轻松完赛。
![]()
为啥要强调 “每月 80 公里 + 15 公里长距离”?因为 0 基础跑者的肌肉耐力、心肺功能都需要慢慢适应:
每月 80 公里(平均每周 20 公里)能让身体形成 “跑步记忆”,避免突然加量受伤;
15 公里是 “半马的安全阈值”—— 能跑完 15 公里,说明你的身体能扛住长时间跑步的压力,剩下的 6 公里靠 “坚持” 就能完成,且不容易出现 “撞墙期”。
千万别犯 “新手误区”:有人觉得 “我突击 1 个月,每月跑 100 公里,跑 1 次 18 公里就能完赛”,但这样很容易因肌肉过度疲劳导致抽筋、膝盖痛,我见过不止一个新手因突击训练,半马跑 10 公里就被迫退赛。
02. 有 10 公里基础(能连续跑 10 公里,跑龄 1-2 年):每月最少 100 公里,长距离峰值 18 公里
如果你已经能轻松跑 10 公里(比如 10 公里用时 1 小时以内,跑完不觉得累),想跑半马,建议准备 2 个月,每月最少跑 100 公里,最后 1 个月跑 1 次 18 公里长距离。
跑友阿杰属于这类:之前能跑 10 公里,想 2 个月后跑半马,我给他的计划是:
第一个月:每周跑 4 次,其中 1 次长距离(从 12 公里涨到 15 公里),另外 3 次常规跑(每次 8-10 公里),月跑量 105 公里;
第二个月:每周跑 4 次,1 次长距离(16 公里→18 公里),1 次间歇跑(比如 “跑 5 分钟快 + 1 分钟慢”,提升心肺),另外 2 次常规跑(8 公里),赛前 1 周减量到 12 公里,最后半马用时 2 小时 15 分,还 PB 了。
![]()
这类跑者的核心是 “提升长距离耐力”:能跑 10 公里说明基础不错,但半马比 10 公里多 11 公里,对肌肉的 “续航能力” 要求更高 ——18 公里长距离能让你提前适应 “长时间跑步的疲劳感”,比如跑 15 公里后可能出现的 “腿沉”“呼吸变粗”,提前应对,半马时就不会慌。
注意:别只堆长距离,常规跑也要保证配速稳定。比如阿杰平时常规跑配速 6 分,长距离配速 6 分 30 秒,这样既能保证训练效果,又不会过度消耗。
03. 进阶跑者(跑过 1-2 次半马,想 PB):每月最少 120 公里,长距离峰值 20 公里
如果你已经跑过半马,想提升成绩(比如从 2 小时 30 分提到 2 小时 10 分),平时每月最少跑 120 公里,最后 1 个月要跑 1 次 20 公里长距离,且加入间歇跑、节奏跑训练。
![]()
我自己备战半马 PB 时就是这样:月跑量 130 公里,每周训练安排:
1 次长距离(18 公里→20 公里,配速 5 分 30 秒,接近目标半马配速);
1 次间歇跑(“1 公里快 + 1 公里慢”,快段配速 5 分,慢段配速 6 分,共 10 公里);
1 次节奏跑(5 公里,配速 5 分 40 秒,保持稳定节奏);
1 次恢复跑(8 公里,配速 6 分 30 秒,让身体休息);
最后半马用时 2 小时 08 分,成功 PB。
进阶跑者需要 “量 + 质” 结合:每月 120 公里能保证训练强度,20 公里长距离能让你在 “接近半马的距离” 里磨合配速,避免 “前半程快、后半程掉速”;间歇跑和节奏跑则能提升心肺功能和配速稳定性,帮你突破成绩瓶颈。
04. 关键不是 “总跑量”,是这 2 个核心:90% 的人都忽略了
很多人只盯着 “每月最少跑多少公里”,却忽略了更重要的 2 个点,这才是安全完赛半马的关键:
跑量增幅不超 10%:避免 “突然加量伤”
不管你是哪类跑者,每周跑量增幅都别超过 10%。比如上周跑 20 公里,这周最多跑 22 公里;上周长距离跑 12 公里,这周最多跑 13.2 公里。我带的新手里,有个姑娘为了快点完赛,每周跑量从 20 公里涨到 30 公里(增幅 50%),结果第 3 周膝盖就疼了,停跑 1 个月才恢复。
![]()
每周留 1 天 “完全休息”:给身体修复时间
很多人觉得 “多跑 1 天,跑量就多一点”,但其实 “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每周留 1 天完全不跑步,让肌肉和骨骼修复,避免过度疲劳。我之前试过每周跑 6 天,结果第 4 周就觉得 “腿沉得跑不动”,配速掉了 1 分钟,后来调整为每周跑 4-5 天,反而状态更好。
05. 新手必看:3 个月半马训练框架(按最少跑量制定)
如果你是纯新手,按这个框架练,3 个月后大概率能安全完赛半马:
![]()
最后想说:“最少跑量” 是底线,不是目标
有人问:“我刚好达到最少跑量,能完赛吗?” 答案是 “大概率能”,但更重要的是 “安全完赛”。我带过的新手里,有人刚好达到每月 80 公里,跑 1 次 15 公里,半马用时 3 小时 10 分,虽然慢,但全程没受伤;也有人超了最少跑量,每月跑 100 公里,跑 2 次 15 公里,半马用时 2 小时 40 分,跑得更轻松。
![]()
其实跑半马的意义,不是 “达到多少跑量”,而是 “享受从 0 到 21.0975 公里的过程”。别为了 “凑跑量” 硬撑,也别因 “没到最少跑量” 焦虑 ——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能健康地冲过终点,就是最好的成绩。
你现在的月跑量是多少?准备什么时候挑战半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