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到了,正是欣赏枫叶的好时节。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在辽宁本溪的老边沟景区,有广播提醒游客:禁止采摘枫叶、手持枫叶,捡的也不行。
禁止采摘枫叶的初衷不难理解,但连地上已然飘落的枫叶都禁止触碰,这份“硬核环保”却让不少游客困惑:捡片落叶拍照,真的会伤了生态?
 ![]()
“捡的也不行”
网友吵翻
10月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在辽宁本溪的老边沟景区,有广播提醒游客:禁止采摘枫叶、手持枫叶,捡的也不行。
![]()
网友发布的视频截图
不少网友对此感到疑惑:禁止采摘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捡枫叶呢?
该规定引发网友争议,有人认为景区“小题大做”。
 ![]()
 ![]()
 ![]()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因为有人摘了会说是捡的”。
 ![]()
 ![]()
 ![]()
景区回应
规定一直有,出于保护环境
10月9日上午,老边沟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一直以来都有这个规定,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资料显示,老边沟景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是AAAA级风景区。国庆假期前3天,景区接待游客突破6万人次。短视频平台上,许多游客分享自己在老边沟景区拍下的枫叶照片。
记者注意到,2024年就有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该景区多处广播提示:“景区禁止采摘枫叶、手持枫叶、捡枫叶,你比枫叶更美丽,无需把它带回家,游客朋友爱护环境,文明游览。”
 ![]()
老边沟风景区(图源:文旅本溪)
关于落叶的重要意义,科普中国曾发文称:
 林地上枯枝、落叶、树皮、花、果等的堆积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腐烂分解成腐殖质,供给林地土壤养分,并有保蓄水分的作用。
另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园林废弃物相关负责人介绍,将5厘米以下树枝和树叶粉碎后,经过翻抛堆腐发酵能够产生有机质,据计算,1吨树叶大概能产生300至400公斤的有机质。
 ![]()
管理不妨更温情
 ![]()
老边沟风景区(图源:文旅本溪)
新华视评认为,秋日赏枫,本是兴致勃勃的出游。捡一片红叶作纪念是人之常情。捡拾几片已经飘落归于尘土的树叶与攀折树枝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有着本质区别。当管理界限模糊,给捡一片树叶都贴上“违规”的标签时,游客感受到的不是温馨的提醒,而是不被信任的疏离感和高高在上的作风。当下各地文旅行业“花式宠粉”,争的就是口碑,比的就是服务和体验。面对游客想捡拾枫叶“带走秋天”的需求,景区原本可以想出很多招法,例如可以设立“落叶游乐区”,提供允许捡拾的特定区域,而不是只看到了“万一”的破坏风险,却忽视了“万千”游客的朴素要求。一片小小的枫叶,能窥见季节变换,也能折射出管理水平与服务的温度。守住绿水青山当然重要,呵护好游客心中的那一方温暖天地,同样不可或缺。
光明网评论认为,环保,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公众理解与参与的议题,而非“上对下”的命令。景区的做法或许出于善意,但“禁止捡枫叶”的广播,如果只停留在禁止层面,就容易让人觉得僵硬。如果真的有必要禁止,景区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比如在告示牌或语音中说明,这些落叶的具体作用,以及摘捡落叶的影响;或者采取一些补偿性措施,比如制作一些纪念品免费发放等。这样的举措不仅更易被接受,也能起到真正的科普作用。开放与保护,并不是对立的两极。对公众开放,恰恰意味着一种教育与共享的责任。
工人日报认为,游客捡叶子的动机很简单,可能是给孩子留个自然课教具,也可能是想夹进书里当纪念。这种质朴的互动,被冷冰冰的禁令划为“破坏行为”,显然会让游客感到扫兴。管理者心里想的是“不管严点,肯定有人薅树枝”,结果却是让多数守规矩的人为少数可能违规的人买单。生态保护不是修围墙把自然封起来,而是让人学会如何恰当参与自然。用一片落叶传递生态知识,用一次体验代替一句禁止,“管理员”转型成“自然导师”,“旁观者”进阶为“生态合伙人”,这才是成熟的管理艺术和自然教育。
红星新闻评论认为,从管理角度来说,“一刀切”的确是既简单又高效,但最大的弊端在于,伤害了游客的情绪价值。如果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被更多游客吐槽,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景区的口碑。在很多地方想方设法“宠游客”的背景下,老边沟景区的做法,就显得不够明智。其实,景区也有很多办法,来做好环保与尊重游客之间的平衡。比如,在景区设置一些拍照打卡点,允许游客捡落叶拍照,并倡导拍完照留下落叶,以免影响后面的游客体验。这样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起到了宣传环保的作用。在景区的出口也可以开设窗口,主动免费提供落叶。如果景区能够开发更多围绕落叶的文创纪念品,免费落叶还可以作为“引流”的手段。
大象新闻评论则认为,规定看似有点“反人类”,但必要性不容置疑。捡落叶虽没恶意,但大规模捡拾,不仅影响公共景观的完整性,还可能中断土壤养分吸收,生态多样性也会因此受到威胁。不过做法可以更有温度。比如建造一些枫叶打卡点,让游客尽情观赏拍照;实行分区管理,核心观赏区严禁捡拾,非核心区设置“可拾取处”,增加互动体验;景区统一收集落叶,出口处免费发放,满足纪念需求。这样一来,既能守住生态红线,又能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实现双赢。
荔枝新闻评论建议景区可通过更灵活的方式化解矛盾,比如设置枫叶打卡点、实行分区管理,或统一收集落叶赠予游客。这样既能守住“落叶滋养生态”的红线,又能满足游客的情感诉求。生态保护不应是冰冷的禁令,而需兼顾科学与人文关怀。唯有让游客理解落叶的生态价值,同时提供合理的互动渠道,才能实现“保护”与“体验”的双赢。
马上就到落叶纷纷的时节了
近年来
天津也在各大公园
试点推行落叶不扫
让市民留住秋天的景致
对于景区
“禁止捡枫叶”
你怎么看?
评论区说说你的观点
![]()
编 辑 | 杨秋煜
综合 | 极目新闻、中国青年报、极目新闻、央视新闻、新华视评、科普中国、光明网、工人日报、红星新闻、大象新闻、荔枝新闻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