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中国学大会
![]()
![]()
世界对中国的想象与定义始终是一场动态的文明对话。 当西方视角的“他者”凝视与东方自我的主体性表达在时间长河中交汇,世界中国学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这场对话的深刻演变——从传教士书写的乌托邦幻象,到启蒙思想家笔下的文明镜鉴,直至当代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实践解码。
![]()
林尚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提出:如何向世界的学者说明中国的政治?如何让世界的学者理解中国的政治?他认为应该深入到中国的场景,只有在场景中才能真正去理解历史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
![]()
高棣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秀教授)指出: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是向别的国家看,想要了解他们有没有可供中国参考的模式。而现在恰恰相反,来自世界各国的技术员、经济学家、工程师、学者等想要了解中国,他们来到中国,尤其是来到上海探寻鲜活的实践与经验,以便为他们自己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
李伯重(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指出:要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通过这种双向视角所看到的中国,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丰满的外观,这才是一个在人类大家庭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
![]()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兼职高级研究员王绍光(Wang Shaoguang)认为,遍布神州大地的一亿党员,同时都是人民一员。他们来自人民,生活、工作在人民中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人民的所思所盼就是他们的所思所盼。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程鑫云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