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脂溢性皮炎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SD大鼠饲养在普通实验动物房中,自然温度湿度(湿度40%~60%,温度25~32℃,光/暗循环不做特别控制)。实验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每组5只,每组体质量相差不超过100g。空白组大鼠饲喂正常饲料,造模组大鼠统一饲喂高脂饲料,所有大鼠自由饮食、饮水,且不限制活动,饲喂4周。饲喂第1天,用砂纸将所有大鼠的背部打磨至细密出血点,之后打磨部位不做处理,由大鼠自行愈合。4周后,每组大鼠再次进行称重,并记录饲料消耗量;每组大鼠进行称重,每组大鼠随机抽取3只大鼠用保定器保定后进行尾根静脉抽血3-4 mL;将无菌棉签蘸取无菌0.9%氯化钠溶液后,摩擦大鼠毛发根部收集皮屑;拔取若干根病变皮肤周围的完整毛发(包含毛囊)。
脂溢性皮炎实验动物临床外观评分标准
脂溢性皮炎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油腻、鳞屑、脱毛。总评分为所有项目评分综合,总评分满分为9分,总评分≥5分则认为造模成功。
为对病变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依据脱毛、鳞屑、红疹丘疹等症状表现,将病变划分为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三个等级。在脱毛方面,轻度病变表现为1-2处脱毛,中度病变有3-4处脱毛,重度病变则是4处以上,或多处脱毛部位连成片,形成直径大于1cm的大面积脱毛区。针对鳞屑情况,轻度病变时,逆向拨开毛发,毛根偶见少许鳞屑;中度病变时,鳞屑在毛发表面肉眼可见;重度病变时,大量皮屑肉眼可见,且随抖动掉落。就红疹丘疹而言,轻度病变呈现少许淡红色或黄红色斑,中度病变出现多片黄红色斑片并伴有少许丘疹,重度病变则为弥漫性暗红色。
需要观察的部位:颈背部(从头顶到尾部的区域);耳根及口周部位;砂纸磨损后愈合的部位;四肢根部毛发较少的部位。
大鼠临床症状造模组大鼠随造模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鼠被毛凌乱、粗糙且无光泽;皮肤油腻并带有异味,趾间、脸部、腋下、颈腹侧、腹下、皮褶处发病严重;大部分造模组大鼠瘙痒感并出现抓挠动作,抓挠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毛和皮损(红疹或细小出血点);皮肤起大量鳞屑,出现硬痂状的皮脂溢碎屑;且多伴有外耳炎症状,耳廓增厚发红,油腻伴有异味。
参考文献:
吴俊仪,傅云扉,康桦华,等.大鼠脂溢性皮炎病动物模型的构建[J].实验动物科学,2025,42(01):33-37.
Park M, Park S, Jung WH. Skin Commensal Fungus Malassezia and Its Lipases.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21 May 28;31(5):637-644.
脑声小店基于深度科研洞察,专注为动物实验提供"简器械·精实验"解决方案。我们突破高精设备局限,开发手工定制化仪器及配件,通过科研巧思将基础工具转化为创新实验方案。产品涵盖行为学装置、操作辅助工具等,使实验室在保持操作简效的同时,实现精细化数据采集,助力科研人员以创造性思维发掘简易仪器的潜在科研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